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路政

第三章 交通管理

第一节 路政




  一、养护

  1953年绥望公路归地区养护总段管理,后又归省管理养护。1958年县成立养路段,负责养
护四望路。地方道路由公社自行养护,交通局设专人管理和检查。1961年,4 条县级公路由县
养路段养护与管理。1970年养路段改为公路管理站,专养护和管理县级公路。1978年交通科设
地方道路股,开始管理乡级公路。

  地方道路养护自1981年以来,定常年养护制度,总里程 415.8公里,其中:列为地区养护
186公里,县养护229.8公里。任务包干各负专责,职工提高了积极性,好路率显著提高。列为
地区养护10条公路有望奎至通江、望奎至惠七、望奎至海丰、卫星至通江、卫星至海丰、通江
至坤头后、坤头后至青望路、莲花至惠七、莲花至海丰、海丰至七家子。

  二、机构

  民国时期,县建设局管理道路维修、桥梁架设。伪满时期由内务局行政股管理,后期归属
实业科土木股。警务局保安股管理交通肇事。

  解放初,交通管理由民政科兼办。

  1950年下半年,成立了建设科,分管交通。随着公路运输事业恢复和发展,1954年正式成
立交通科,定编 4人,抓干线公路建设、地方道路维修和交通安全等工作,后增编一名养路费
收费员。交通科辖属运输公司,1955年成立航运站,1956年成立了运输合作社。

  1958年,交通科与运输公司合并,政企合一,为县交通运输局,设运输股、公路股,辖属
运输站、养路段、运输社、小车队、装卸队、双龙运输管理站。1963年秋,运输业务划为地区
统管,县交通运输局改称工交科,重点抓交通安全及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撤销了工交科,改由县革委工交组负责领导交通事务。1970
年恢复了工交科机构。1978年工业、交通分设,成立了交通科并扩大编制,科内设人秘、生产、
财务、地方道路等股,辖属监理站、公路站、运输管理站、二运公司、装卸公司。1984年,交
通科改为交通局。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职工人数逐年增加。1981年全系统912人,1982年增至957人,1983
年973人,1984年1 009人,1985年达1 014人。较1981年增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