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业务

第三节 业务




  民国年间,邮政的主要业务是信件封发与投递,包裹邮递只限于城市间,月收入 130余元
(银洋)。

  伪满时期,望奎邮政局办理平常邮件、挂号邮件、代收货价邮件;平常包裹、保险包裹、
代收货价包裹。上述业务之外,增加了小额汇兑,汇额限于 500元以下。1940年增加了伪官吏、
警察、 职员等义务储金业务, 按薪俸比例收缴。1941年增加日华汇兑,汇往日本、中华民国
(汪伪政府)等地。

  建国后,邮政业务主要为三大项:即信件、公函类,包裹汇兑类,报刊杂志订销类。1952
年出口函件12.86万件,进口包裹2 348件,进口汇票2 514张。1962年出口函件达41.14万件,
机要件31.27万件,进口包裹1.05万件,汇票6 866张。1972年出口函件43.33万件,机要件38.14
万件,进口包裹1.22万件,汇票1.74万张。1982年出口函件53.62万件,进口40.90万件,出口
包裹1.97万件,进口 9 054件,出口汇票1.83万张,进口2.15万张。至1985年末,业务交换量
出口函件达71.14万件,进口63.33万件,出口包裹1.61万件,进口3.33万件,出口汇票2.18万
张,进口3.O5万张。

  信件公函类:有信件、公函、平寄、单、双挂号、机要等等。

  包裹汇兑类:有普通包裹、航空包裹、甲、乙类保险包裹及来往现金汇兑。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为适应人民群众经商之需,邮政汇兑额放宽为5 000元,对500元以上汇票,做为高额
汇兑办理。“六五”期间,开办了代发广告、存局候领、集邮等邮政业务,总额达332.61万元,
较“五五”期间增长1.16倍,为“四五”期间的2.83倍。

  报刊类:各种报纸、刊物的发行量逐年增加,1952年订销报纸7 567份,杂志1 623份;1958
年订销报纸2.41万份,杂志 1.4万份;1963年,报纸4 740份,杂志8 905份。三年困难时期,
发行量有所下降。1966年报纸5 677份,杂志8 566份;1975年报纸1.07万份,杂志1.14万份;
1980年报纸1.21万份,杂志2.09万份;1985年订销报纸达6.57万份,为1980年的5.43倍,订销
杂志8.78万份,为1980年的4.2倍。

  报刊发行工作,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订阅户数日增,报刊成为传播经济信息、群众致富、
生活的良师益友。

   1981~1985年报刊发行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