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销售 1955年前的供销社贸易形式,基本两种:一种现钱交易,包括守门待客或送货到门;一种
代购代销,合作社资金少,商品采购受限,通过与批发商业签定赊销合同赊销商品销出付款,
从农民手中购进农副产品先记帐,销售之后再行结算。
1956年到1965年,供销社的显著特点是生产收购下达计划,统一支付现金。代购代销贸易
形式被现钱交易的贸易形式所取代,并定期召开物资交流会。
1971年以后为方便距离供销部较远自然屯的群众,普遍增设了代购代销点。便于农民购买
商品,出售农副产品,它与前期代购代销形式有本质之别。
基层供销社是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符合经济核算原则”,配合有关部门领导整
个农村市场,通过贸易形式调剂余缺。供销社极力组织工业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扶持
生产队搞好多种经营,促进工农产品交换,使贸易额逐步递增。
1981年后的贸易形式,是现钱交易,以物易物,包括柜台销售、送货到门、物资交流会、
预约汇货、流动售货。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给生产资料供应带来新变化。①过去对生产队
供应变为对专业组和承包户。②需求量增加,非生产人员减少,第一线劳动力增加近 9万人;
人手一件小农具增大供应量。③品种变化大,购买大小胶轮车、车马挽具、绳套、千斤、犁铧
量成倍增长。场院增加,石磙子、筛子、扬锨供应量翻几番。④供应方式改变,化肥、农药由
对社、队直接销售变为对农民就地拆包零售,方便群众购买。
有代表性的六个时期生产资料供应情况。1949年供应豆饼58吨,锄板2 550块。锄钩1 170
个,镰刀7 005把,铧子5 340条等70几个品种,供应总额21.7万元。
1956年供应豆饼3 836吨,化肥2吨,农药8吨,木材1 888立米,锄板1.7万块,锄钩8 200
个,镰刀2.36万把。以及大车、双、单铧犁、产蹚机等664个品种。供应总额54.7万元,比1949
年增长1.52倍。
1962年生产资料归属划出部分,供应有木材 483立米,化肥47吨,农药20吨,锄板1.52万
块,锄钩 1万个,镰刀4.75万把。以及轮胎、元钉、麻袋等农具543个品种,供应总额224.5万
元,比1956年增长3.1倍。
1968年供应化肥8 234吨,农药61吨,锄板1.77万块,锄钩8 500个,镰刀5.76万把。以及
其他生产资料479个品种,供应总额565万元,比1962年增长1.51倍。
1979年供应化肥1.98万吨,农药238吨,喷雾器707个,锄板7 800块,锄钩5 300个,镰刀
2.24万把,塑料薄膜39吨。以及药械等375个品种,供应总额1 249.5万元,比1968年增长1.21
倍。
1985年供应化肥9 436吨,农药38吨,锄板1.64万块,锄钩9 400个,镰刀2.83万把,农用
薄膜99吨,胶车 1 374台,小四轮64台,水泵42台,脱拉机10台,电磨15个,玻璃3.63万平米,
水泥1 037吨。以及其他小铁木农具等467个品种,供应总额1 622.1万元,比1979年增长29.8%。
而“六五”期间生产资料供应总值7 039.2万元。比“五五”增长40.44%。
生活资料供应:1949年销售锅890口,缸7 240口,碗8.92万个,火柴1 658件,肥皂425箱,
食糖610担,酒84吨,棉花974担,棉布82.3万米等130个品种,销售额86.3万元。
1956年销售锅2 149口,缸9 184口,碗18.71万个,火柴5 477件,肥皂1 798箱,食糖1 587
担,酒 241吨,棉花2 320担,棉布226.82万米,胶鞋1.57万双,元钉22吨,缝纫机14台等327
个品种,销售额668.3万元。比1949年增长6.74倍。
1962年销售锅1.71万口,缸1 093口,碗34.7万个,火柴3 625件,肥皂2 421箱,食糖1 982
担,酒 238吨,棉花1 970担,棉布189.3万米,胶鞋6.21万双,以及钟表、缝纫机、自行车等
342个品种,销售额1 023.5万元。比1956年增长53.1%。
1968年销售锅1.02万口,缸2.08万口,碗52.34万个,火柴 5 750件,肥皂3 821箱,食糖
2 911担,酒355.5吨,棉花3 423担,棉布221.2万米,胶鞋9.13万双,收音机 352台,以及缝
纫机、钟表等571个品种,销售额1 559万元。比1962年增长52.3%。
1979年销售锅1.79万口,缸1.45万口,碗62.45万个,火柴 4 497件,肥皂6 517箱,食糖
6 522担,酒978.4吨,棉花5 427担,棉布 274.1万米,胶鞋6.84万双,收音机6 373台,毛线
2.75吨,化纤布24.65万米,自行车3 621台,缝纫机1 716台,钟 1 655架,表2 678块。以及
其他日用品等678件,销售额2 705.6万元。比1968年增长73.55%。
1985年销售锅1.45万口,缸8 407口,碗46.19万个,火柴2 856件,肥皂7 929箱,食糖7 360
担,酒1 048吨,棉花 3 280担,棉布143.36万米,胶鞋9.27万双,收音机2 419台,毛线1.11
吨,化纤布32.13万米,自行车1 446台,洗衣机 318台,电视机405台,录音机188台。电冰箱
25个,表4 238块,以及电风扇、电饭锅等高档商品。销售额2 856.1万元。比1979年增长5.56%。
“六五”期间,供销社扩大经营范围。采取服务到队2.08万人次,增加销售额 231.9万元;
预约汇货3 729人次,销售454.14万元;出摊床179个,销售110.37万元;187 个点开展早晚服
务与夜间售货,增加卖钱547.94万元;11次展销售货 13.87万元;商品代销545.82万元;商品
调剂940种, 增加卖钱522.56万元;2132改制服装15.6万件,销售64.79万元。 扩大销售额占
“六五”期间生活资料销售总值14 397.1万元的17.3%。而“六五”总值则比“五五”增长25.46%。
望奎县供销社历年商品流转总值表
金额单位:千元
续表 金额单位:千元
供销主要生产资料供应统计表
供销主要生活资料供应统计表
1949—1985年农村商品购买力变化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