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储运

第四节 储运




  60年代供销合作社,商品收购、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随购随运,加速商品流通,储
量甚微。大宗生产资料,以及生活用品进货,部分直接拨货,边进边销,存货不多,库房多为
简易仓棚。运输乃轮式机车与马车。

  70年代之后,供销系统于绥化、四方台站和哈尔滨等地中转站,能直拨采取沿线直拨。减
少迂回运输,降低了流转费用,减少了商品在途时间。对商品储存量大的批发企业,都开辟了
库区。建起砖瓦结构标准型仓库,商品按品种上架台。对零售企业,门市部、厂、店,分别建
设一些小型仓库、仓棚。加强了防火、防盗、防虫、防腐、防霉等措施,减少了商品损耗。

  “六五”期间,随着网点下伸、商品加工、改制、调剂、以及大种商品库存量的加大,新
建和扩建一些仓库、货场和果窖。截止1985年统计有库房3.04万平方米, (其中:乡镇供销社
1.78万平方米)仓棚3 000平方米,货场1.95万平方米。农村供销社有果窖111个,储存量366.5
吨。年终主要商品库存,自行车373台,缝纫机379台,座钟483台,手表1 980块,电视机60台,
洗衣机23台,畜力车272台,拖拉机 1台,水泵17台,库存商品总额达2 466.6万元,比1979年
增加73.1%。供销系统有自营汽车20辆(县城内企业10辆),轮式机车15台,马车2台。商品运输,
专人押运,减少损失,增加运量,1985年盈利1.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