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四节 经营管理




  一、统购统销

  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做到粮食分配基本合理。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怀人民的衣食暖
饱,一向把粮食经营管理列为济世治国的大政方针。1953年11月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解决了
供需之间的矛盾。这一政策基本内容:对农村余粮户实行计划收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户
实行计划供应。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

  1954年 8月25日国务院发布《农村粮食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根
据两个“办法”要求,规定了农户口粮、种子、饲料与留粮标准以及居民口粮分等定量标准。
粮食分配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在城镇为了控制粮食销量,防止投机倒把和反
对浪费粮食的现象,实行了内部控制,凭证不限量或凭证限量的供应办法。用户在不超过定量
的前提下,可根据当地供应的粮食品种自选购取,按人定量,归户计算,凭证凭票供应,节约
归己。居民粮食定量国家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劳动程度、不同年令规定了不同定量标准。

  在农村实行了定产、定购、定销三定政策,规定正常年景一定3年或5年不变。1957年10月
又规定了“在坚持粮食三定的基础上,实行以丰补欠,保证国家正常粮食收入,严格控制粮食
销量”的办法。实行征购任务基数不变,超购部分价格适当高于统购价格,超产、超购时加价
和给以物资奖励。

  实行“统购统销”后,控制了私商和农村资本主义的自发势力互相勾结,利用粮食自由贸
易,囤积居奇,扰乱市场,哄抬物价,使国家能够统一管理,调节余缺,利于统筹兼顾,综合
平衡。

  二、价格倒挂

  为了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减轻城镇居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粮食品种销售
中实行了“价格倒挂”政策,准予粮食部门在经营中高购低销。就是提高粮食购价,稳定粮食
销价,其差额由国家补贴。为了照顾消费者的利益,粮食销价提的幅度很小,基本是稳定。1979
年以前,粮食统购价和统销价相同,国家经营粮食要亏赔超购加价款和经营管理费。1979年以
后统销价低于统购价20%,比超购低得更多, 国家增大价格补贴,每供应0.5公斤粮食补贴近1
角钱。补贴量虽大,但换来的粮价稳定和人民安定。

  三、议购议销

  粮食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随着物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群众需要,互通有
无,调剂余缺,活跃市场,发展国际贸易,国家又规定了“高来高走,低来低售”的粮油购销
政策(通称议购议销)。“议购议销”的实施,不仅扩大了粮食市场,增加了外汇,弥补了粮食
企业中的亏损,而且广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1962年起,开展议购议
销。生产队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之后,用议价出售余粮,城乡在定量以外和统销计划外,可以向
粮食部门购议价粮食,以改善生活。粮食市场开放,销售议价粮,方便了群众,调剂了供求,
稳定了粮食,活跃了市场,弥补了粮食统购统销的不足,发挥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四、合同定购

  为了使农村商品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打破集体经营的“大锅饭”之后,改革
了农业产品统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调整了粮食征购基数,除个别品种,国家不再向农民下
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政策。定购按“倒三七”比
例计价(三成原统购价、七成原超购价),定购外允许粮食自由上市。

  五、管理机构

  民主政权建立不久便设立粮食转运站。1948年改称“粮栈,承担公粮仓库对公粮 (农业税
粮)的接收与私营小型粮油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在区村政府中还设“财粮助理”与 “财粮委
员”征收公粮,支援前线。1949年成立“贸易公司”,这是建国前县级最早的金融,商业、粮
食政企合一的管理机构。是时除粮栈负责购销外,合作社亦代购粮食。1950年成立“粮食公司”,
专门从事粮油购销加工,采集交换。主要业务经营管理、计划供应。加工销售、储存调运,对
粮油企业和公粮征收担负管理与领导。管理机构下设“粮油盐店”。1952年县粮食公司改“粮
谷储运公司”,县政府设粮食科,从此政企分开。1954年粮食科改局,所属成立“粮食供应公
司”、“粮食采购储运公司”、“油脂公司”、“饲料公司”、“盐业公司”分管粮食购、销、
调、存、加工等各环节经营管理与业务监督。1955年 7月县增设了“粮食管理所”。1958年设
粮食部,1959年又恢复了粮食局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县粮食局改称“革委会”。1973年
恢复了粮食科。1984年改称粮食局,内设秘书、人事、农管、业务、计调、财会、科教、保卫、
集体9个股。所属19个粮管所和粮油工业、粮油供应、粮油饲料、粮油贸易、粮油储运5大公司。
以及粮食车队与粮食学校等机构。粮油储运公司辖:望奎、惠七、莲花、厢白、灯塔、先锋、
通江、卫星 8个粮库,以及粮油卫生监督站。粮油工业公司辖:制粉厂、制油厂、制米厂。粮
油供应公司辖:6个粮食供应部。1985年底职工总人数1 794人。

  粮油工业公司设于1982年10月,负责粮油加工的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
理、劳动管理、安全管理。

  粮油贸易公司,原名议价粮油购销公司,设于1981年 8月,1985年改称贸易公司。负责开
展粮油商业议价购销业务。

  粮油饲料公司设于1982年12月,负责掌握管理粮食企业饲料生产、加工与供应,为发展饲
养料提供精、粗、混合饲料。

  粮油仓储公司设于1984年10月,负责贯彻落实“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保粮方针,掌握仓
储动态,防治虫霉鼠雀害,抓好粮食与盐储藏调运。

  粮油供应公司设于1984年10月,原为粮食管理所。负责粮油定量供应的政策执行,搞好工
种定量管理、票证管理及城镇居民粮油供应。

  粮食学校设于1980年,每年按计划办专业技术短训班与文化补习班,组织专业技术考核和
文化补习考试,合格发毕业证书。

  粮食车队,原为中粮三中队。1983年放给县粮食局直属,负责粮食集运。

   历年粮食机构与人员统计表



   历年粮食机构与人员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