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登记 对工商企业进行登记,是为了掌握企业开业、停业、合并、转业、迁移以及生产经营情况,
建立“经济户口”。1955年以前先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两次全面整顿与登记,检查经营活动。
揭露和查处了严重违法13户,行贿、偷税、偷工减料、窃资财、窃国家经济情报等行为,限停
营业,吊销执照。
1962年根据国务院发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对国营、供销合作社营、公私合
营、集体和个体工业、手工业、建筑业、卫生业、文化业进行登记。登记后,发给执照,取得
了合法营业权利。
1976年对372户企业进行清理,发放了营业执照。1978年再次清理整顿企业,发放101户执
照,审查登记了23个青年厂和家庭厂,安排了660人。
为了给国民经济调整提供必要的数据,使企业端正经营方向,提高产品质量。1979年对全
县工业企业263户。其中:国营工业49户、社队工业143户、大集体32户、校办厂 7户、小集体
32户,进行了普查登记。按行业分,电力 1户、化学5户、机械63户,建材24户,森林5户,食
品81户、纺织缝纫24户、造纸9户,皮革 6户,建筑其他45户。就工业企业搞生产的124户,搞
加工的39户,搞修理的85户,职工人数1.19万人。其中:国营4 653人,社队4 182人,大集体
2 302人,小集体 744人。国营工业占有资金3 361万元,社队资金639.5万元,集体资金633.5
万元。
通过登记查找了企业亏损原因,1978年28户企业亏损,其中:国营24户、大集体 3户、小
集体 1户,金额达60.8万元,其原因是政策性亏损,原材料不足,产品销路不畅,及产品单一,
行业重复,同时还为74户特种行业进行普查登记管理。其中:旅店业23户、旧货业22户、印铸
刻字5户、修理24户,定人员 746名。为77个青年厂店及7个个体户发放了营业执照。通过普查
登记发照为2 679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1980年,对36个工商企业进行核准登记,安排了待业人员 629人。通过监督检查,制止了
工业联销商店与机关照相馆贩卖木材不合法的经营问题。
1982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工商企业登记条例”。对县工业、商业、建筑业、外贸等10
个行业进行登记管理。通过核准登记的工商企业811户,注册资金1.6亿元。并对工商企业进行
四次大清理、大整顿。第一次对县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清理整顿。纯属党政机关办的
工商经济服务公司、华兴百货商店、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信诚钟刻美术社等 4个企业,吊销
了执照,收缴了公章,撤销了银行帐户。对28个安置待业青年的按政企分开、官商分离办法自
主经营,独立核算。第二次对县的 1个中心、3个货栈、1个商场、18个公司全面系统的清理。
通过整顿保留6个公司,属于 4户3无企业,缴销营业执照。需更改名称,缩小经营范围、经营
方式的10户公司逐个复查后办理开业。第三次对县5个单位经销纪念券和彩票券,销出2.2万张,
进行严肃批评与处理。第四次会同宣传部、广播局、公安局,对全县录音、录象进行检查,查
封9户,保留1P经营,没收了个体录象带10部。
“六五”期间检查出违法企业255户,收罚款1.58万元。核发了1 019户工商企业的营业执
照。
检查工商企业情况统计表
金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