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污染
第四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污染
一、水污染
县内环境污染主要发生在望奎镇。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据环保部门监测,通肯河是主要的纳污水体,其次是水库与地下水。通肯河从1982年到1985
年间接纳工业废水 422.7万吨,水硬度、氯化物、氟化物和大肠杆菌四种污染物合计1.89万吨。
水库中污染比较严重的是先锋水库和山头芦水库,大量工业废水通过两条乌龙沟流进水库,然
后注入通肯河。特别是糖厂投产,对水库水体严重污染,既不能灌溉也不能养鱼,群众愤怨。
地下水污染主要是渗井、渗坑,地道和废物水浸泡渗入。1977年6月3日,县基建科关于环境污
染情况的报告载:“酱菜厂现在虽然采用酿造生产,但每天一吨含盐及其它物质废水排入废井,
致使东从公安局,西至县医院的一带水线含氯化物超过国家饮水标准10倍”。
由于废水的排放,污染事故连续发生,1982年皮革社废水污染双红村0.34公顷菜地。赔偿
经济损失1 000元。1985年造纸厂废水污染红五村的菜地,赔偿经济损失1 000元。
停产治理损失2.5万元。
二、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污染。全县有锅炉 168台,民用灶10万个,一年燃煤向大气中排放各
项污染物9 566吨,其中:二氧化硫923.6吨,氮氧化物1 210.6吨,一氧化碳893.9吨,烟尘6 537.9
吨。
各种机动车一年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污染物 1 780.3公斤,其中:铅化合物23.1公斤。二氧
化硫27.4公斤,一氧化碳1 065.6公斤,氮氧化物461.3公斤,烃类202.9公斤。
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生产工艺废气8 024万标立米。
望奎镇大气降尘平均为26.35吨/平方公里。月,其中最高值为40.11吨/平方公里。月,最
低值为18.77吨/平方公里。由于望奎镇内地势较高,环境自净能力较强,大气环境中虽然每年
接纳大量污染物,还未发生过大气污染事故。只是在冬季有“逆温现象”发生时,大气水平能
见度低于20米。
三、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主要是农药残留的污染。
环保监测部门统计:1976——1985年全县使用农药 3 093吨,土壤残留“六六六”粉平均
大于标准 0.1215毫克/公斤。粮食中的“六六六”粉残留水平最高的是小麦,超过标准0.04毫
克/公斤,粮食中的马拉硫磷含量,玉米平均含量2.3毫克/公斤,最高含量4.3 毫克/公斤,高
粱平均含量2.1毫克/公斤,最高含量3.8毫克/公斤。
四、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源主要是交通噪声,最严重的是鸣喇叭。据监测南五道街噪声最高值达 110分贝
(A)(距行驶车辆 5米处),平均为71分贝(A)。其次是工厂噪声,社会噪声和施工噪声。糖厂的
空气压缩机噪声达116分贝(A)。电影院、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的高音喇叭和施工工地等的噪声
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