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望奎县地方组织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县委机构设置:1946年1月,县工委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同年6月,增设民众运动
工作部。

  1948年3月。设干部训练班。同年12月,撤销民运部。

  1950年7月10日,设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2年3月10日,设农村工作部。12月,秘书处改为县委办公室。1953年3月12日。增设财
贸部。

  1954年1月,改干训班为党训班。

  1956年 3月28日,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监察委员会。设工业交通部。同年10月20日,设统
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公安部、文化教育部和望奎报社。

  1958年6月,撤销文化教育部,工作仍属宣传部。7月15日,党训班改为县委党校。

  同年10月10日,政法公安部改为政法部。

  1961年4月28日。撤销望奎报社。

  1962年12月,撤销政法部。

  1965年7月,财贸部改称财贸政治部,工交部改称工交政治部。

  1967年2月27日,“造反者”夺取县委领导权,成立核心组。

  1970年5月,恢复县委领导机构,设办公室。

  1973年 6月,党、政分开,县委设立组织部、宣传部、纪检组。同时审干办、知青办、工
宣办、五·七干校归属县委序列。

  1977年6月,撤销审干办、工宣办。

  1978年 6月,撤销知青办,“五·七”干校改为县委党校。12月撤纪检组,成立县委纪律
检查委员会筹备组。

  1979年3月 8日,设农工部、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同年7月21日,成立纪律检查委员
会。

  1983年5月,设政治法律委员会。

  1984年 1月19日,撤销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是年2月设老干部局。1985年3月19日,
设党史工作办公室。

  1985年县委机构为: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统战部、纪检委、政法委、老干
部局、党史办、党校。

  一、党组

  1949年 3月27日成立县政府党组。1955年4月改为县人民委员会党组。1956年2月设供销社
党组。1957年8月26日增设县工会党组、商业党组、人民银行党组、手工业党组。1960年5月增
设法院党组。1962年5月,增检察院党组、公安局党组。1964年5月建立农业银行党组,1965年
9月撤销。1967年2月,县委被夺权,党组全部解体。

  1973年1月20日,设县革委会党组和公安局党组。1976年10月13日设法院党组。1979年3月
28日设检察院党组。1980年8月15日设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常委会党组。1982年7月 3日,设农业
银行党组,1984年3月15日,设工商银行党组和建设银行党组。

  二、党委(总支)

  1946年 2月,建立通江、滕围区党委。6月建立灵山区党委。1947年1月建立望奎、海丰和
厢白区党委。相继于3月和5月建立惠头区、莲花区党委。1948年5月建立临城区党委。1949年1
月建立高贤区党委。

  1951年 4月14日,各行政区改称:望奎为第一区,临城为第二区,灵山为第三区,滕围为
第四区,通江为第五区,惠头为第六区,海丰为第七区,厢白为第八区,莲花为第九区,高贤
为第十区。各区党委即称“中共第×区委员会”。

  1956年4月11日,全县除保留一个莲花区(第九区),改一区为双龙镇之外,余者划分为7个
中心乡、17个小乡。12月撤销莲花区,建立莲花、惠七2个中心乡和3个小乡。至此,全县共有
9个中心乡,20个小乡,1个镇。各乡成立总支委员会,镇设党委。1958年 8月25日,区划调整,
全县并为13个乡(镇)。是年9月7日,建立起12个农村人民公社和双龙镇,均建立了党委。同年
9月裁撤全丰人民公社。1961年3月10日增设3个人民公社。1962年4月、7月和1964年9月先后增
设3个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建立18个公社党委。

  县委直属党委有武装部、机关、商业、工业、交通、粮食、供销、文教8个党委。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

  1969年 7月恢复17个公社党委。1983年改为乡镇制,公社党委均改为乡镇党委,至1985年
全县共有6个镇党委,13个乡党委。

  城镇1970年 4月建立机关、工交、财贸、农林、文教等5个党委。是年11月8日,撤销财贸、
农林和文教3个党委。增设农业、商业、粮食、教育、卫生、计委、糖厂 7个党委。1984年1月,
机构改革后,建立县委机关、政府机关、工业、计委、物资、农业、农机、水利、粮食、教育、
文化、卫生、城建、供销、乡企等15个党委,建立劳动、林业、外贸、邮电、电业等 5个总支。

  三、党支部

  1946年3月28日,县政府、公安局和县大队部联合建立第一个县委直属机关党支部。到1948
年8月公开建党前,全县建立35个党支部,年末增加到66个。

  1949年159个党支部。1957年 279个,1962年331个,1965年309个,1973年363个,到1985
年共有737个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