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党员

第二节 党员




  1945年12月29日中共望奎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在发动武装群众中,把吸收党员,建立党
组织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遵照“斗争中发现,个别考察,秘密发展”的原则,先后发展
景鸿飞、刘世泽(景、刘2人11月加入党)、张绍武、李刚等74名党员。1946年6月之后,在反奸
清算和砍挖斗争中,党员发展到 112名。重点放在连队与土改工作队以及农民群众中。涌现出
的积极分子,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经过考察、谈话、填写入党志愿书、批准和举行入党仪式。
1947年冬,结合土改开展了“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的整党运动。纯洁了党的队伍,
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还发展了一批新党员。截止年末统计全县共有481名党员,其中:男450
人,女31人。

  1948年春,望奎县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完成后,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县委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地、公开地、审慎地建党的指示》精神,有计划、有步骤搞好调查和
试点,培养训练组织员和建党工作干部,严格掌握党员标准,听取群众意见,考察要求入党人
的群众基础。在发展党员中,县委提出要坚持成分好、历史清楚、工作积极、为人正派、政治
觉悟高、群众拥护者,按党章要求履行入党手续。这一年 8月始,通过公开建党,党员总数达
1 324人,增加1.75倍。其中:城镇302人,农村1 022人;男1 173人,女 151人;党员成份:
工人22人,雇农995人,贫农267人,中农35人,富农2人,其他 3人;文化程度:文盲538人,
粗通文化5456人,初小245人,高小52人,中学以上33人;年令:18—25岁547人,26—40岁695
人,40岁以上82人。到建国时统计,全县党员发展到1 789人。

  1951年进行整党建党,到1953年完成党的基层组织整顿工作。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1965年全县党员发展到 5 674人,为建国时期的3.17倍,平均每千人
口中有党员16人。1966年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党员发展到 8 113人。“文化大革命”中,
各级党组织瘫痪,党员中止发展。1969年,以派划线,突击入党。按着“九大”和“十大”的
党章规定,新党员没有预备期,仅这一年,全县激增 2 000余名党员,党员数达10 137人,造
成党内成分严重不纯。1970年 4月,县委恢复后,纠正了发展党员不正之风,直到1973年渐有
发展。1978年恢复新党员为期一年的后备期,强调党员的政治质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整顿了各级党的组织。发展党员纳入从优、慎重、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的轨道,同时结合县乡整党发展一批知识分子党员。到1985年末,10年发展 1 800人,
全县共有党员13 265人,比建国初增长6.41倍,平均每千人口中有党员28人。

1949~1985年望奎县党员状况统计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