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工商团体
第六节 工商团体
一、商务会
清末,内地商人来境从事商业,以同处异地,颇有共同联络之必要。须设立商务会,其宗
旨在保护增进商业之利益,调解商务纠纷,与外界交涉事宜,职员由商户公选。
清宣统二年(1910)二月,成立望奎商务分会,推士绅肖世德为商董,王连科为文牍。并从
6家商号举执事人为委员,经费呈海伦府由商业卖钱额中提取六厘。 自有商会组织,名称几经
更动,主持人频繁更迭。民国元年(1912)肖世德辞职,举协昌盛执事人李春江接任为总理,永
盛泉执事人王永玺为协理。民国 2年,王永玺出任总理,市景发达,予呈设治。嗣因海伦绅商
竭阻未成。民国3年3月,公举大成久执事人高际昌为总理。民国 4年,该会改海伦商会望奎分
事务所,由肖荣昌任所长,会董照旧章选充。是年修南北乌龙沟桥,各商号补助江帖 2.4万吊,
从出运粮食内抽3.2万吊。民国5年,推举永发源财东张雅南为所长。翌年4月4日,照商会章程
取消分所,召开首届商会会员大会,成立商务会。推选张鸿恩出任会长,李荣滋任副会长,增
会董15人,常设文牍 1人。同时设立驻莲花镇与通江埠分事务所,并拟定商会简章12章37条,
报绥兰道转呈,于民国7年(1918)8月1日,经农商部核准并附钤记(印章)。
民国8年(1919)5月30日,举行第二届商会会员大会。推选谦发合粮栈执事赵欣然为会长,
天德成杂货店执事李秀峰为副会长,从各商号执事人选出王麟征、孙景武等17名会董,吴永升
任莲花分所董事长,胡宗甲任通江分所董事长。
民国11年(1922)4月3日,第三届商会会员大会选李恒永为会长,李发然为副会长,选出会
董19人。
民国13年(1924) 7月24日,第四届商会会员大会选举李发然为会长,刘桂为副会长,推举
会董33人。
民国15年(1926) 3月10日,第五届商会会员大会选举永发成执事马鸣兰任会长。义合顺执
事刘焕章任副会长,推选会董27人,单明远任莲花分所董事长,周尽忠任通江分所董事长。
民国19年(1930)12月14日,商会依照新商会法实行改组。选定李向阳等15人为执行委员,
刘玉峰等7人为监察委员,复由执委中选5人为常委,用无记名选举河北乐亭人朱兴武为商会主
席,任期4年,经省农矿厅鉴核。
“九·一八”事变前,商会有 314名会员。事变后,商户多关停,仅存会员80名。随着复
业有所增加,而商民经济负担苛捐杂税愈来愈重。修县城墙、街道由商会开支,建筑改修县公
署及公共设施亦商会和农会负担。民国20年(1931)商家负担达3.63万元,平均每户 145元。到
伪大同元年(1932)增加到5.69万元,平均每户负担 444元。当时商会主席改称会长,由朱兴武
连任,坐办高荫棠,河北丰润人。通江分会长沈荣。海丰分会长李文章,莲花分会长吴振东。
伪康德 2年(1935),县制定望奎县商会会章、名称、区域、会董额数及选举权限及选任、解任、
役员、会议、会计调处工商业之争议等7 章22条。伪康德 5年(1938)后,改商工公会。会址设
南三道街,日新甲10号,会长陈益廷,副会长徐福厚,理事杨子桓,后由崔鸣岐继任,会员发
展至387人。
伪满以日人之称兼有商团为会社。康德4年6月公布“会社法”5章484条。会社有三种:株
式会社(即股份有限公司);合名会社(即股份无限公司);合资会社(两合公司)。当时望奎有三
菱株式会社。
二、工商联合会
解放初期的商会组织沿袭伪满旧称会长,1947年 7月改组商会重建工商会。会长梁少卿,
设有理事、监事等,工商会职能办理工商登记,筹议工商业发展,评议物价,处理商户之间纠
纷。1948年12月会长于鹤斌。建国后改工商会为工商联合会,会长冉象墀,副会长钟毓章。
工商联组织成份,私人企业占大多数,而国营企业也参加。工商联工作实质是协助政府指
导工商业者,遵守“共同纲领”,推行政府法令和政策,同时为会员服务,帮助国家做好税收
工作,认购胜利折实公债,为抗美援朝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款,引导工商户逐步由个体走上合作
化道路。1953年 4月16日,召开望奎县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出14名执行委员,组成第
一届执行委员会,冉象墀为主任委员,钟毓章为副主任委员。委员有食品业郝瑶章,药业杨玉
然,家具业孙安,百货业蒋振卿,磨坊业刘炳君,印染业朱宝仁,成衣业李荣春,皮革业尹俊
清,山货业张立文,白铁业郭占有,食杂业贾万年,钟刻业李元之。
工商联这一阶段在“利用、限制、改造”方针指导下,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和
“赎买”。1956年春,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工商业者敲锣打鼓“进
入”社会主义,拿固定工资和定息,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望奎县工商联,依据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组织通则的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总
结前届工作,部署下步工作,改选委员会。
从1956年11月到1964年10月,召开了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十年建设中,工商联领导与支持
公私合营、合作社和国营经济发展调节平衡,引导工商业者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抓
思想、抓服务,一心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商联组织
被迫停止活动,一些工商界人士遭到迫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新的历史局面要求把过去和现在各种经
济形式,以及多种经营方式所从事经营管理人员组织起来,广泛联系,发挥优势,服务四化,
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