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组织

第五章 人民政协

第一节 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望奎县委员会(简称县政协),积极贯彻和落实知识分子,
宗教事务,对台及国外侨属的各项政策。调动了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成为县委联系各阶层人士
的重要纽带。政协筹委会于1960年 8月设立,根据全国政协章程规定,11日至13日召开了首届
会议,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望奎县第一届委员会。同年 9月政协设立了秘书室,处理机
关日常工作。县政协首届委员会委员49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6人,常委 6人。委员分布情况:
中国共产党8人,共青团1人,总工会3人,县妇联2人,农民1人,供销1人,工商联 2人,医药
卫生9人,教育8人,文化艺术2人,少数民族5人,社会福利2人,宗教界2人,特邀 3人。主席
王元钧,副主席万力、苏振山、王成尧、郭全福、石晶玉、马玉身。

  第二届委员会委员57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6人,常委10人。委员分布情况:中国共产党
8人,共青团1人,县工会3人,县妇联2人,工商联 3人,商业1人,供销1人,工人1人,农民1
人,宗教界3人,医药卫生11人,教育12人,文化艺术3人,社会福利2人,少数民族3人,特邀
2人。主席王元钧,副主席张德、李茂忠、王成尧、郭全福、石晶玉、马玉身。

  第三届委员会委员57人,设主席、副主席7人,常委10人。委员分布情况:中国共产党8人,
县工会1人,共青团1人,县妇联2人,工人1人,农民1人,医药卫生18人,畜牧兽医3人,教育
10人,工商联3人,手工业2人,文化艺术1人,少数民族2人,宗教界1人,社会福利1人,商业
1人,供销1人。主席王元钧,副主席张德、李茂忠、石晶玉、王成尧、郭全福、马玉身。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协组织被迫停止一切活动。于1979年11月恢复。

  第四届委员会委员87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6人,常委22人。委员分布情况:中国共产党
7人,群众团体3人,文化艺术2人,国营企业8人,原工商业4人,新闻1人,科学技术10人,教
育13人,体育1人,少数民族8人,农民3人,医药卫生15人,宗教界1人,特邀9人,其它2人。
主席翟庆春,副主席王禹廷、周钧平、石晶玉、马玉身、庄申聚、郭全福。政协设立办公室。

  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17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 6人,常委25人。委员分布情况:中国共产
党10人,共青团1人,工会1人,妇联1人,农林6人,工商业10人,教育28人,医药卫生12人,
科学技术19人,社会福利1人,文化艺术2人,体育1人,新闻1人,宗教界1人,少数民族9人,
归侨 1人,特邀13人。主席翟庆春,副主席刘瑞廷、郭全福、姚润田、李博文、王书元、范作
民。下设办公室,11名编制,2个组,即咨询服务组、秘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