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匪 土匪是地方上的武装匪徒,以抢劫为生,残害人民,坐地分赃。但不同时代,有其不同内
容的定义。东三省土匪是清朝反动统治黑暗腐败,对人民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产物。多为骑马胡
子,它有反对反动政权统治的一面,也有破坏生产力、危害社会秩序的一面。清末,活动在呼
兰、海伦(含望奎)一带“占中华”与“打五省”绰号的所谓土匪,乃是不甘忍受官府欺压率领
穷苦弟兄造反的绿林队伍。劫富济贫,抗击清兵,转战十余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击毙
清兵管带傅岐标,又会合“天灭洋”、“猛着干”几支队伍,十一月攻占了海伦厅,官府惊恐
万状,故不能一概而论。
一、清末匪患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呼兰河泛滥成灾,两岸数十里尽成泽国。水落,土匪即起,匪
首双德由六大户窜入境内厢蓝三井抢掠。嗣后,“九沟子”、“北字”、“双合”、“大发”、
“小阎王”、“东来”等匪,少则20余人,多达 3 000余人。官府民众一时受到匪患威胁。宣
统三年(1911),海伦南乡(望奎)初设巡防队。是年冬受辛亥革命影响,虽土匪四起,扰害城乡,
其中:有“猛着干”、“天灭洋”、名为“匪”,实则多对付官府。1906年 8月,“天灭洋”
在望奎坤字四井与前来围剿的绥化路总沈云岫和哨官双德交战,哨官双德被当场击毙。
清代土匪在望奎活动情况简表
续表
二、民国匪患
民国元年(1912)10月,白洛疙疸40余人窜入水师营四井。11月匪首孙学武、海楼、铁公鸡
等股率 300余名,先窜入厢蓝旗头井,后入惠字头井行抢,总巡长田广瑞率兵警往击,获匪马
10余匹。12月,土匪复入惠字头井,四面设伏,兵警迎敌,误入伏击圈,
区长于万升、巡长王文荣、警士李奎启、李守国、李子元阵亡,尸体均被烧毁。民国 2年
正月,“双洛疙疸”、“铜锤”、“长山”活动在厢蓝旗头井,绑区长及巡丁 8人,夺连珠枪
30余支。初九日,群匪聚集 300余人于厢白旗三佐抢绑,由统领张奎武率队围攻,毙匪30余。
打下人票110人,大车40台,马数十匹,欢字匪首被击毙。民国4年12月“天天混”、“靠山”、
“铁公鸡”、“还阳好”70余名土匪活动在水师营四井一带,保卫团不断出击。
建县后在望奎境内活动的土匪:“双山”、“大家好”、“天缘”、“天王”、“西来”、
“大甲字”、“九江”、“扫北”、“东来”、“山好”、“南平”、“五洋”、“仁和”等
股,时而独帜出没,时而汇集数股,骚扰抢掠,民不聊生。
民国11年(1922)10月7日,匪首“大家好”、“天王”率200余人,攻陷莲花镇,烧毁警察
区分所,击毙商民3人,击伤2人,绑去人票20人。民国12年(1923) 5月10日,“仁和”、“五
洋”两股土匪680余人,由乾字三井入境经莲花镇、金家店深入城廓与城防营接火,11日3时许
攻破北门。县城失陷,知事宋延恩被掠。同年,“访贤”、“老来好”、“海龙” 100余人伙
攻敏字二井,遇官兵撤退,绑人票 2人。民国14年(1925),驻县省防军与警察队对各股土匪进
行围剿,境内稍安。
三、伪满匪患
“九·一八”事变,翌年5月,呼海路发生战事,盗贼蜂起,股匪众寡不一,多达4 000余
人以上。伪大同元年5月20日,“八爪龙”率匪600余人由洼荒至厢白旗五井盘踞六七日向北窜
去。8月22日,“大海龙”、“镇江南”、“北字”压众700余人,攻城 7小时,伤亡30余人。
10月5日匪首李天德率千余众盘踞厢红旗七井,13日晚5时攻县城未陷。
伪大同2年12月间,境内连续发生9起土匪抢劫案。其中:6日,步匪4名,在厢蓝旗头井抢
农民王显庭马1匹,猪4口,江帖 3万吊,衣物抢光。赵景山等赶车行至坤字散田韩家屯,遇匪
首黑龙股百余人,被匪抢去枪1支,车1台,马8匹,鱼2.9吨。7日,步匪5名,将通江埠东南隅
住民张喜桥击毙,张连贵被击伤。21日,步匪 7名,抢县城内北五道街住户吴成林家的金银首
饰7副,衣物20宗。步匪5名,在县城南二道街卜门洋城公司抢去手枪1支,子弹21粒,江帖5万
吊,大洋85元,汇票300元,衣服两件,金首饰 1件,注射药100盒。26日,匪首黑龙等股30余
人,遇张守业赶车,抢去枪2支,麦2.4石,稗子10.4石,骡2头。28日,步匪5名,在县城西大
街肖文锦家,抢去江帖37万吊,现洋76元,首饰3件,布匹9宗。匪首海乐、喜山等20余名,抢
走坤字西洼荒许盛达马2匹,衣服69件,并焚烧小麦、大豆垛。29日,步匪5名,在县城内南四
道街住户张子彦家,抢去衣服20件,毯子、被褥6床,银首饰20件。
伪康德2年8月,“天帮”、“五省”、“照应”、“老客”率匪在境内抢掠,骚扰民众。
伪康德3年9月,“天帮”30余名土匪窜入莲花一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