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国战事
第三章 重大兵事
第一节 民国战事
一、土匪攻陷莲花镇
民国11年10月 6日,东乡保卫团第七游击队副队长胡宪章向县公署报称:由克音河以东窜
来土匪三四百人,在莲花镇东北20余里处抢劫。驻莲花镇东乡保卫团团总张德林闻讯,带队前
往剿捕。
匪首“大家好”、“天五”等率众 200余名沿途骚扰。行至望奎县境内乾字二井前关屯处,
用调虎离山之计,将驻莲花镇保卫团调出,土匪乘镇内空虚之际,进逼莲花镇。7日早4时,人
已熟睡,兵无准备,土匪四面攻城,蜂拥而入,沿街抢夺,将警察区分所烧毁,击毙商民 3人,
击伤2人,绑去人票30人,土匪被击毙 1人。是日晚6时,土匪携带人票、马匹及财务,从东门
撤走,向山里一带窜去。
二、土匪攻陷望奎县城
民国12年(1923)5月10日,匪首“仁和”、“五洋”率领680余人,从海伦、绥棱窜入望奎
乾字三井一带。当日晚 6时,县公署宋知事接到莲花镇五区区官王洁的匪情报告,宋即命游击
一、二营集合前往援剿堵击(三营已在东乡一带)。夜12时接到二营管带田广瑞的报告,土匪二
三百人窜至金家店,宋知事通知警察所轮班巡逻,城防营四隅分布,严加防范。11日晨 2点钟,
土匪300余人已潜至望奎城北 1公里许,分为三股, 一股攻北门、一股攻东北角、一股由匪首
“五洋”率领扑向西北城壕。
北门楼上警士王延林发现城外有股匪逼近,鸣枪报警与匪接仗,守城巡官庄秀峰临阵退却,
逃往县署报告。副巡官李鸿恩同警士10余人守战中,李左肋被弹击穿,倒地。
城内有潜伏之匪燃起数堆烟火,当时县警察所长王伯岩带二名马弁巡至东北隅,闻北门枪
响,立刻前往堵击。路遇城防营骑兵队长王春喜率12人巡防,而王春喜畏死躲避,仅王伯岩等
4骑向北门飞奔。当时,北门守城警士逃匿,土匪开放城门。众匪拥入, 遍街枪响,王的骑马
被打倒,警察章国安、王东洋阵亡,王势孤,向城东车警长屯退走。警察所一队队长李中民、
二队队长黄振堂闻枪声后,集合队伍,向北截击,一队警士高殿荣和二队警士王振山阵亡,警
队败退散去。
大股土匪冲向县衙,县知事宋延恩命警卫队长辛纯良率队守战,土匪拥入县衙,辛逃走。
宋延恩被抓,土匪打破监狱,放走囚徒61名(有14人不愿逃者),档案卷宗损失百余份。尔后,
土匪押宋知事到永泉长烧锅院内,全城惟永发成(火磨)因院墙高,炮台坚固,未破。四隅城防
营被攻下3处,独西南隅与其对垒,阵亡队兵1名,伤2名,张海泉率队向城外退却。
宋被掠后,土匪声称得财无多,非绑票烧房不可。宋以保全计,找出商号“义升厚”执事
人刘玉峰与匪说妥,出钱 500万吊,由永发成暂垫付。宋被匪押到永发成院外,求告永发成、
广信公司、储蓄会等三家,凑款500万吊由墙递交土匪,土匪才停止抢劫。
土匪破城后,沿街推进之际,死4人,重伤5人,轻伤19人。死者用火烧化,伤者用车载走。
下午 4时许,匪首“仁和”、“五洋”下令撤退,押解宋知事,饱掠出城,向县东北方向奔去。
海伦陆军旅长车辅州闻警督队救应,追至水师营八井毙匪10余名,夺获84支枪,截回宋延恩。
这次战事土匪击毙巡官王东洋,队长童国安,警兵12人,击伤巡官2人,警兵7人,击毙城
防营队兵2人,击伤2人。抢掠商号109处,江帖2 241.47万吊,大洋1.44万元,小洋(奉票)2 676.2
元,架货2 728.7万吊,马匹153匹,杂牌枪械84支,杂牌子弹4 301粒,柜伙衣服折合江帖673.15
万吊,现银5 352两,赤金65两,马车1台,小麦144石。抢掠富户129家,江帖150.39万吊,大
洋8 665元,小洋(奉票)1 240元,衣服折合江帖343.71万吊,马匹 162匹,杂牌枪10支,杂牌
子弹250粒,金器折合2.68万吊,银器折合6 200吊,马车3辆,马鞍7盘。抢电报局、征收局江,
421.02万吊,大洋3 374元。衣服折合95.17万吊。抢警兵杂牌枪 272支,子弹4.71万粒,服装
123套。抢县署子弹1.33万粒,枪20支,军衣183件,大洋185元,江帖23.51万吊。
县城方圆 8公里有余,四门四隅均设有炮台,四门有警察守卫,四隅有城防营游击各队防
守。全城兵警计600余名,兵力甚厚,但一攻即破,则因官兵不用力抵御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