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技机构
第一章 科技队伍
第一节 科技机构
1956年由县委宣传部配 1名专职科技干部,分管科技工作。1957年县设农业技术推广站。
望奎各公社相继建站,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个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系统。是年 4月,改农业技术
推广站为“农业科学研究所”,同时设立“农机具研究所”。工业、商业、卫生、畜牧、林业
亦相应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室及各类研究小组。随着各门类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望奎县科学
技术委员会于1958年8月成立,编制7人。1959年,全县科技机构在“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巩
固提高”的方针指导下,各研究所(室)发展到21个,为1958年的142%。1960年 3月,相继成立
商业、医药、林业、工业、粮食、畜牧6个专业科研所,596个群众性的科研小组,有专职研究
人员12名,兼职研究人员3 633人。1961年10月6日,根据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县级研究机构的
名称改为试验站”的精神进行了调整。农机具试验站与农业技术实验站各配编制20人,由县苗
圃拨出土地10公顷,作为两个试验站的科研基地。保留公社级的科研试验站,撤销商业、工业、
粮食、林业、畜牧、医药卫生6个专业研究所。1963年,撤销全县科研机构。
1970年 6月,设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配备了科研人员,为省、地、县三级承担了农机运用、
节油技术、农机具改革等研究项目。1971年 8月,设农业科研所,任务是以试验为主,示范推
广。配备农艺师3人,技术员6人。
全国科学大会后,县各系统主管部门普遍建立了科教股,工厂、企业建立了技术室(组)。
负责本单位的新产品试制、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项任务。1979年 6月,恢复了县科学技术委
员会。
1982年,县科委为落实国家提出的“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于 4月14日,成
立了农业、林业、农机、水利、畜牧兽医、机械工业、电业、建筑、交通等 9个科技专业组织,
配备57名专业人员。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科研技术推广工作转向了千家万户。县政府于1985年 3月决定,
对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实行分片合并,设 5个中心试验站。便于人才、资金集中投放,增
加科研的实力,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多种经营站、农业研究所合一,设立“农业技
术推广中心”,担负全县农业技术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