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普及

第二章 科技活动

第一节 普及




  望奎科普活动始于1956年。由县科普协会以小型、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办法,在人民
群众中间,通过电影、幻灯、漫画和讲演会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年,接受科学文化知
识普及教育的达万人次。1957年 8月,由于天象规律出现彗星(俗称扫帚星),部分群众出于世
俗偏见,焚香求神、问卜讨药,巫医神汉有隙可乘。县委组织宣传、科协、文化、教育、公安
等部门,选调讲解员。在城乡开展“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信天命、相信科学”的宣传教育
活动。宣传面广,机动灵活,深入居民农户,街头巷尾演活报剧,贴漫画。《望奎报》辟《科
学知识》专栏,县公安局配合科协举办反动巫医神汉案例展览,消除了部分群众的迷信思想。
1961年,县科协在开展“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中,组织技术交流,搜集科技情报,召开
了全县科普会员和知识分子“学术报告会”。到会 900余人,对“畜禽针灸”、“冬季种子贮
藏保管”进行学术交流。并通过《科普简报》刊发专题报告,搜集技术革新资料。其中有县外
技术情报50件,在全县应用5件。十年动乱科普活动停止。

  全国科学大会后,科普活动日益活跃。县科协为提供科技信息、资料和咨询服务,组建乡
镇科普协会。促进了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发挥四级科普网的作用。至1985
年底,举办科学技术讲座540次,播发科技稿件1 100篇,学术报告、答辩会26次,有 350篇论
文在会议上交流,有42篇论文在地级学会刊物上发表,有 3篇在国家刊物上刊载。为扩大学术
交流,还聘请省、市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来望奎讲学12人次。组织了有科技人员和专业
户参加的“致富之路”报告团。发挥专业户的“二传手”作用,在11个乡镇宣讲靠科学致富的
切身体会。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玉米移栽技术,大豆、小麦栽培技术的标
准化,地膜西瓜栽培技术,大青椒增产、增收秘诀等培训班1 500期。培训7 400人次,使培训
人员学到一项或两项实用新技术。农村涌现出 “应用科学新技术”、 “父子联合养奶牛”、
“养殖种植齐发展”、“养牛配种带养兔”、“种植业致富找门路”、“养种加工一齐干”、
“养猪引得财神来”、“养牛运输兼打麦”等方面的科技致富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