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 1980年 7月,县能源办针对农业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烧柴紧张的实际情况,由关内引
进了水压式混凝土沼气池的技术方案,在部分乡村示范沼气,缓解了“柴荒”。由于建池技术
复杂,进出料难度大,原材料紧张,成本较高,加之北方冬季长,气候冷,产气弱的实际情况,
沼气研究人员对省内各类型的沼气池参观考察。改革了沼气发酵法,运用沼气干发酵新技术,
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于28个沼气池试验皆获得成功。1981年 5月,望奎县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
全国沼气工作会议。得到了国家农牧渔业部、成都沼气科研所的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会后,有
成都沼气科研所、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北京公用事业研究所、全国沼气池型北方考察组等13
个单位,分别来望奎县进行技术考察和指导。成都沼气科研所并在望奎建立了沼气研究北方联
系点。
1982年,向小型、高效、季节性、低成本、易推广方向发展。选择火箭乡良种场作为建设
新能源村的试点,一手抓沼气、一手抓改灶节柴。积极引进红泥塑料。经过四年研究试验,于
1985年8月,家用全塑式红泥塑料沼气池应用技术研制成功,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9月,以全
国红泥塑料沼气科研协作组的名义,参加并通过了国家农牧渔业部的技术鉴定。同时,通过国
家科委“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红泥塑料沼气技术”的国家级技术鉴定。望奎县被评
为全国农村能源建设的先进集体。
不同池容全塑式红泥塑料沼气池池温气温产气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