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道教

第二节 道教




  望奎道教,属于“全真系”,分为“玄门正中”、“龙门”、“华山”等派。

  民国初年,道士多从关内或南满地方迁入。以后,县境内群众也有人教者,称为“出家”,
立道号,蓄长发束于头顶。头戴平顶道冠,冠上有圆洞,将发拉出梳成圆盘形,再以骨簪或银
簪左右别之。身披道袍,多为黑、灰两色,足穿白布制长统至膝白袜。庙内主事者称为“当家
的”或“监院”,管理庙内事务,生活来源靠募化和为人唪经及耕田收入,也行医、卜卦。有
的庙宇兼有土地,多由小道士耕耘,称为庙产。

  县境有火神庙、关帝庙、双龙庙、太极宫、圣贤宫、庆云宫等。殿堂供奉太上老君,还塑
造关羽、岳飞、三霄娘娘等泥象。

  道教的祭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天官之诞辰,二月十五日为太上老君圣诞日,四月十
四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均为所奉诸神诞辰祭日。

  伪康德5年(1938)伪省政府公报记载:全县道观共有7处,占地15公顷,布教者为24人,信
徒157户,1 335人,以妇女居多。此外,还有圣贤、先后天金山道,其亲支有混元门、玉虚宫、
大灵山慈善道等。在县境曾有活动,信徒计325人。

  建国后,根据宪法:“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县城南门外有道院1处,房屋3间,仅有耋
年老道士1人,生活费依靠政府按月补助,道士死去,道院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