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督教
第四节 基督教
基督教为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1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又陆续从天主教
分裂出一些新的教派,称新教。我国的基督教多指新教。信仰上帝创造世界,奉耶稣为救世主,
以《旧约》、《新约》为准则经典。
望奎县基督教属于“信义派”,于民国 5年(1916)在城内北大街建立教会,派丹麦牧师季
天申传教,当时入教者仅10余人。1918年,由中国牧师阎敬三继任,会址迁至西南二道街路北,
设堂讲演、宣传,教徒发展至1]30余人。据伪康德3年(1936)《望奎县事情》 载:“1935年传
教士改派李子衡、杨寿山担任,会址迁至东北二道街路北,教会讲堂7间,教徒达34户,269人。”
基督教的节目,西历 4月19日为受苦节,4月21日为复活节,5月30日为升天节,6月9日为
降临节,12月25日为圣诞节。此外,每逢星期日到礼拜堂做礼拜。
教会的主事人为“牧师”,均由神道大学毕业者充任,由总会派遣或任免,待遇优厚。另
设有“会正”,也称督会,设正副会长各1人,委员 3至5人,皆义务职,由全体教徒选举产生。
教徒须遵守“五要”与“十戒”的信条与教规。入会者须经半年考核期,在考核期间称为
“望友”,以后如不犯教规、遵守信条者,可举行洗礼,始为教友。其方式一种为“认捐”,
预先注册,定额捐款;另一种为自愿捐助,不拘时间与金额多少,以充实教会经费。
节日中的受苦节,全体信徒为耶稣祈祷唱诗、唪经。复活节为主庆贺、祝愿,做洗礼,设
圣宴,饮葡萄酒。圣诞节时白天集会,做洗礼、吃圣餐;晚间设圣诞老人或圣诞树,挂小篮、
盛糖果、演节目。
“洗礼”是吸收新教徒的一种简单仪式,牧师把 3把圣水洒在新教徒头上,抚摸头顶祈祷,
答以“五要”、“十戒”内容。
解放后,基督教徒渐少到103人,在牧师洪玉成和督会赵德之的倡导下,自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