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解放前生活状况

第八章 人民生活

第一节 解放前生活状况




  望奎设治到日本战败30年间,广大劳苦群众在血雨腥风动荡不安中,食不果腹,农不遮体,
蹲草囤。盖草簾,茅屋草舍,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有的沿街乞讨,饿殍遍野。灾荒、疾病、
瘟疫多方折磨,反动官府掠夺无厌,苛捐杂税多如毛,不管人民死活。

  1932年,一场大水冲毁几千公顷农田,数以万计农民遭受灾害之苦。官僚资本、地主豪绅,
囤积粮食,乘机哄抬物价。人民生计朝不保夕。洼荒一带3 200余人,逃荒于外地。

  日伪统治后期,变本加厉,伪康德11年(1944)一个上等长工全年能挣 300元左右,或带两
垧地,产粮 6石,养五口人吃的尚且不足,穿衣及油盐必需品全无着落,只好四处借高利贷。
而伪政府催粮谷,抓劳工、派勤奉、出官车、收捐税。物资紧张,粮食搜刮殆尽,人民只能靠
糠菜果腹,穿着更生布。被抓劳工赴国境,挖工事、修仓库、建机场。工程修完,埋骨异乡。
自1943~1945年,望奎县城乡内被抓劳工750余人,生还者不到200人,带回被日本人注射的伤
寒病菌,致使全县伤寒蔓延。1944年全县患伤寒者即达1 400余人。死亡者800余人。莲花村有
人口2.2万余人,患伤寒者270余人,死亡183人。

  城市市民、 工人和店员的生活也十分困苦,政治上受压迫, 经济上受掠夺,给资本家吃
“劳金”,勉强糊口。由于日伪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工厂倒闭、商店破产,物资奇缺,粮棉配
给、薪俸微薄。伪康德9年(1942)小学教员的薪俸月平均31元,要在黑市买小米1.51元1公斤,
只能买20公斤,买粗布只能买20余尺,而店员、工人的收入则减半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