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耕夫 冯耕夫(1917—1946年),河北省南宫县人。193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南官县
抗日动员会宣传部长,县区抗日联合会主任,中共南宫县委委员等职。1943年到延安中央党校
学习。1945年9月冯耕夫随林枫同志从延安率领的干部团来东北。11月1日被分配到望奎县接管
政权。冯耕夫为稳定局势,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他身先
士卒,深入基层,一面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搞好生产,支援前线。一面着手改组临时政府机
构。以积极分子为骨干,吸收贫苦群众参加政权,壮大队伍充实革命力量。并改革旧制,改造
留用人员,使国民党妄图依靠政府留用人员搞策反、颠复民主政权的阴谋彻底破产,为后来稳
定地方政权及除奸工作奠定了基础。
1946年 1月,望奎民主政府建立,冯耕夫任县长,主持县政。开展了建军、建政工作,组
织起县大队和公安队,以革命的武装对付反革命武装,展开了剿匪斗争。他处处身体力行,严
守纪律,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爱人民恨敌人,群众称之为“延安的老八路”。任职期间他抓
干部审查,纯洁革命队伍;发动群众建立组织;实行减租减息,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做准备;
废除苛捐杂税与取缔不合理摊派,减轻群众负担。将伪满兴农合作社搜刮农民“出荷”的粮谷
重新分配给农民,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冯耕夫大力推行民主教育,组织青年联合会,团结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推心置腹地和他
们交朋友,向他们宣传马列主义,讲解中国革命的前途,打消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幻想。使对
国民党怀有盲目正统观念的一些青年,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对马列主义有了浅显的了解。
许多人参加了县政建设工作,有的入了党,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后来锻炼成为优秀干部。
1946年6月3日,冯耕夫等人乘汽车赴绥化开会,突然遭到事先预谋。埋伏在呼兰河口北岸
的“墨林”、“老客”两股土匪的袭击。冯耕夫组织突围,进行奋勇抵抗,激战一小时,终因
众寡悬殊,明暗有别,弹尽无援,壮烈牺牲,年仅29岁。冯耕夫等 7名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呼兰
河畔。
冯耕夫牺牲后葬于望奎烈士陵园。墓志铭镌刻:“光荣永垂”。“君之献身,基于正义。
八年抗战,功昭杀敌。来兹东北,行著伟绩。蠢尔蒋匪,乃能为历。民之不幸,至于此极。日
月共明,哀思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