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机务人员

第四节 机务人员


国家所有公社经营时期 1956年至1962年8月,7年间先后两次选派人员到外地学习,培
养拖拉机手30名、农机修理工3名。该时期黑龙江省农机院校先后分配给本县农机部门16名毕
业生。1956年冬,爱辉农机站在孙吴招收6名高小文化的男青年参加拖拉机手培训班,第二年
毕业后回到孙吴。1958年2月5日,孙吴县农机局从沿江公社、腰屯公社、孙吴镇3处选送24名
青年到黑龙江省国营红色边疆农场学习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和理论。
国家经营时期 1962年8月至1968年2月,国家办站6年,为农村培养了10名技术水平过硬
的拖拉机手,大多数生产队培养出会使用、保养、操纵农业机械的农具手。1962年8月,成立
孙吴县农机管理总站,国家将农业机械全部收回,在沿江公社、腰屯公社、孙吴镇设3个机耕
队,每年冬闲季节,由县站技术员讲课,全体机务人员到县里集中培训。每年春耕举行拖拉
机带牵引农具实地技术表演,至1968年共培训机务人员1950次。
再次下放社队自营时期 1969年后,拖拉机再次下放到社队,此时期农业机械事业发展
迅速,国产农业机械大量购进。为做到“机器未到,培养先行”,采取以下培训方式:一是
各公社机管站以会代训,在春播秋收前普遍教育;二是机管站技术人员到基层实地指导;三
是1975年县成立了农业机械化学校,改过去的冬训为常年轮训,到1985年培训农机人员4498
人次,其中培养技术工人48人。
1979年至1985年对机务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县农机站培训后由农机
监理发驾驶证方可开车;二,集中到公社机管站,由县农机校教师进行授课,春播、秋收前
进行;三,由社员自行接受电视授课。1985年全县共有农机人员1757人,其中国家职工290人
,农民1334人,集体企业农机人员128人。乡村农机人员中管理人员160人,有级驾驶员1444
人,专业修理人员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