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木制品加工业
第二节 木制品加工业
伪康德8年,有私营木匠铺11家,从业人员41人。资本和年产值分别为(伪币)4.3万元和
11.4万元。主要产品有大车、小农具和家用木器等。
1947年有木匠铺15户,从业人员48人。资本和年产值分别为(东北流通券)606万元和37万
元。年产大车270台。
1956年实现合作化,全部加入铁木社。1958年4名老工人带2名徒工成立建筑工会家具店
,后改称家具厂。主要产品:屋架、门窗、木制家具等。1972年始生产木制象棋,是年总产
值为5.5万元。1975年孙吴镇3名妇女办起木瓦厂,当年实现产值0.3万元。次年增至24人,产
值增加到12万元。
1977年,家具厂象棋车间分出成立木器厂,该厂有职工39人,是年生产象棋4.96万付、
木台55万件、总产值14.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木制品业发展迅速。1981年县第一
中学成立纱管厂,是年,重新出现个体户3家,该行业由上年的3家至7家。1982年至1984年,
县制材厂增设木工车间,相继建立木制品厂、木工厂和纤维板厂,分别以生产地板块、雪条
棒和卫生筷子、纤维板为主。1985年该行业达19家,其中城乡个体户8家,共有职工845人。
固定资产原值787.7万元,总产值403万元,为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1%。主要产品有木制家具
、象棋、木台、牙签、卫生筷子、野餐桌、纤维板、木质纤维波型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