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节 采金工业

第十节 采金工业


伪康德元年(1934)哈达彦莫拉口子(今二号岛)发现黄金,采金人逐渐多起来。初期,一
盘流(6—7人)日产2—3个金(8.5—12.75克)。多者可采20个左右,成色90—95%。其中把头徐
天有带关恩庆(沿江东屯人)等14人有两盘流,平日产6—7个,多时40—70个。有两次在一块
卧牛石和一根圆木周围的淤沙中分别采出100多个和50多个。伪康德2年日本侵略者在莫拉口
子设采金株式会社,兼营收购。成色86—96%的1个金9.5元(伪币);在86%以下的1个金7—8元
。后来日本侵略者便禁止中国人在莫拉口子采金。到康德4年,从哈达彦至四季屯均有人采金
,当时有人统计,约有100多盘流和簸子,直接采金人达500多,尚有开饭店和食杂店的,总
数达千余人。伪康德2年,把头李景龙带6—7人在大桦树林子附近积心滩采金,日产1—2个,
伪康德5年又到小河西西山沟采金,日产1个多,成色96%;次年,在何地营子和车地营子采金
,日产1个,成色83%。伪康德2至5年,把头满和庭带30余人,在清溪将山石粉碎后沙金,成
色93—94%。伪康德8至9年大桦树林子附近就有30多盘流,200多人采金,一盘流日产1—2个
,成色86—88%。
1945年把头夏金生带7人,一盘流,在大桦树林子江边采金,平日产1—2个,多时3—5个
。1949年春,何忠玉带6—7人,在哈达彦北套子采金,日产1—2个,成色83%。
1959年李志录、赵万章曾带队在北卧牛河水文站沟里采金。1976年县黄金管理站在沿江
公社组织了23人的采金队,在哈达彦一号岛采金。是年产黄金54两(1687.5克);但7月份帐蓬
失火,采金师傅何文玉重度烧伤致死,损失5000多元;次年该队采金20两。
1982年成立黄金公司。1985年采金班18人,在卧牛河乡小金沟始用T60推土机剥离,以跑
毛方式,手工采金17两。自1982年至1985年,4年共生产黄金37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