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建设
第六编 交通 邮电
第一章 公路
第一节 公路建设
民国初期,境内有两条大道,均为土路。
龙逊官道:民国5年(1916年)修建,南起龙门县,北至逊河县(今逊克县的一部分),全程
200余公里,境内76公里。路宽5米。全线共设8个邮站,境内有5个,为一至五站,分别设在
今小兴安、辰清屯、杨木山林场附近,种畜场附近和吴家堡村逊河南岸。因道路泥泞,夏季
不能正常通车。
黑奇官道(今黑奇公路):自黑河起经瑷珲、大五家子、四季屯、霍尔漠津、哈达彦、干
岔子至奇克镇,1916年开通,全程216公里,境内42公里。雨季泥泞,不能四季通车。
东北沦陷时期,日军按所谓“北边振兴计划”精神,在境内修筑了北黑、孙奇、孙二、
孙四等4条公路。北(安)黑(河)公路,1935年9月动工修建,1936年9月竣工,境内长84公里;
孙(吴)奇(克镇)公路,1937年动工修建,1938年竣工,境内长34公里;孙(吴)二(站)公路,
1934年始修,1935年竣工,境内长45公里;孙(吴)四(季屯)公路,1934年修建,1935年竣工
,境内长55公里;黑(河)奇(克镇)公路,1916年修建,当时称黑奇官道,东北沦陷时期改土
质路面为砂石路面,可通汽车,境内长42公里。此外,境内有4条简易军用公路,即额雨至四
季屯,称八号公路,长44公里;协振屯至四季屯,称顶子(丁字)山公路,长30公里;哈达彦
至四不漏子,长30公里;霍尔漠津至吴家堡,长24公里。
1945年8月,日军溃退时将主要公路、桥梁炸毁。解放初期,境内交通不便。
1960年北黑公路修复通车(1966年改称哈黑公路)。1966年公路里程总计231公里,其中干
线114公里,县级公路75公里,乡级公路42公里。1978年末公路总长为387.3公里,其中干线
119公里,县级公路75公里,乡级公路149.3公里,专用公路44公里。至1985年末,境内公路
总长435公里,其中干线119公里,县级公路101公里,乡级公路166公里,林业专用公路49公
里。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四级公路技术标准。主要公路简况:
哈黑公路 南起哈尔滨市,经呼兰、兰西、青岗、明水、拜泉、克东、北安、龙镇、孙
吴、西岗子至黑河市。全程620公里,境内84公里(自449公里+000米起至533公里+231米止
),砂石路面,路基宽8.5米,路面宽6米。沿线有红旗、辰清、孙吴、大河口等主要站点。有
桥梁6座,433.34延长米;涵洞62道。设有红旗、辰清、胜利、先锋、东风、城郊、兴北、额
雨、大河口9个养路道班。此路北安至黑河段,原称北黑公路,伪康德2年(1935)9月动工修建
,1936年9月竣工通车。1945年8月,沿线主要桥涵被日军破坏。解放初期,仅维修了孙吴大
桥,勉强通车,但路段多处翻浆严重,去北安只能在冬季通汽车,去黑河须绕经二站。
1960年黑龙江省政府拨款1000万元,由黑河地区的爱辉、逊克、孙吴、北安等市县分4个
区段,进行大修和改建。孙吴承担自孙吴大桥起至二十里桥道班止,计50公里,并将原辰清
经清溪至孙吴段(46公里)旧路放弃,改为由孙吴向南直达辰清(现行路线),改线后减少8个急
弯、18个陡坡、11座桥,缩短里程7.8公里。1978年黑龙江省政府又投资61万元、将境内三里
丁至额雨段改线、改线后减少5个急弯、3个陡坡,缩短里程5公里,路况逐年好转。1968年至
1984年,平均好路率为90.7%以上,四季畅通。
孙奇公路 孙吴起东行经北孙吴、曾家堡、腰屯、东卧牛河、吴家堡、四不漏子、逊河
、军马场(北大沟)至奇克镇,全程116.5公里,境内34公里。其西端在北孙吴与哈黑公路相接
,路基宽8米,路面宽5.5米,砂石路面。有桥梁7座,148.3延长米;涵洞22道。设有曾家堡
、腰屯、吴家堡、友谊4个养路道班。伪康德4年(1937)动工修建,1938年竣工使用。1945年
8月,桥梁被日军毁坏,路基坍塌,路段多处翻浆严重,解放初期曾无法通汽车。此路是孙吴
、逊克两县之间及通达黑龙江一带的交通干线,1949年后,国家对边境县份公路非常重视,
不断投资维修、养护、路况逐年好转。1972年将20—24公里(协振屯道口)一段改线,缩短里
程950米。1984年好路率为86.7%,四季畅通。
孙二公路 孙吴起向西北行经北孙吴、城北村、前进村、三岔河至黑河市(原爱辉县)的
二站乡。全程55公里,境内45公里,其中孙吴一三里丁段与哈黑公路重复6.5公里。有木桥1
座,长10米。伪康德元年(1934)始建,1935年竣工。路基宽8米,砂石路面宽3.5米。东北沦
陷时期,此路是军用公路。解放后至1960年,是孙吴、逊克至黑河、嫩江的必经之路。1954
年进行维修,1958年进行大修。1959年纳入国家专养计划,设兴二、三岔河2个专养道班。1
984年好路率达88%以上,四季畅通。
孙四公路 孙吴起向东北行经北孙吴、曾家堡、腰屯、良种场、东卧牛河、吴家堡、43
队(原牧羊场)、三分场45队(原小河西)、小桦树林子、大桦树林子至四季屯,北端在四季屯
与黑奇公路相连。全程55公里,其中孙吴至吴家堡段与孙奇公路重复25公里600米,自25公里
+600米处向北行至终点。砂石路面,宽4米,路基宽7.5米。有桥梁5座,83.4延长米;涵洞
22道。设小河西、大桦树林子2个专养道班。此路始建于伪康德元年(1934),1935年竣工。1
945年后,由于战争的破坏,加之年久失修,多处桥涵腐朽倾斜,路基坍塌,有两处路面过水
,春季翻浆严重,影响通行。1952年修复桥涵,1953年省投资3.8万元进行大修。1980年改建
二道河子木桥为重力式石砌墩台空腹石拱桥。1984年好路率为63.2%,四季畅通。
黑奇公路 黑河市起沿黑龙江流域向东,经爱辉、大五家子、四季屯、霍尔莫津、哈达
沿、干岔子等村屯至奇克镇。境内42公里(其中与孙四公路重复9公里)。路面宽3.5米,路基
宽7.5米。有桥梁6座,118延长米;涵洞31道。有道班1个。民国5年(1916)开通,称黑奇官道
,土路,东北沦陷时期改为砂石路面,可通汽车。1945年以后,因战时破坏,加之年久失修
,不能四季畅通。1978年黑龙江省政府定此路为边防公路。1978年至1984年间投资64.8万元
,进行降坡、改线、除弯、建桥及修整路面的工程。
1949年建国后,公路桥梁的建设速度也在逐年加快。至1985年末,县内修复、改建和新
建的公路桥梁共47座,计1396.84延长米。其中永久性桥梁24座,964.94延长米;半永久性桥
梁8座,195延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