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铁路

第二章 铁路 航道 航线

第一节 铁路


一、北黑铁路
北(安)黑(河)铁路全长302.9公里,轨距1.435米。境内86.5公里,最大坡度1.5%,最小
曲线半径300米。北安至辰清段,136.7公里,伪大同2年(1933)4月4日开始测量,8月17日动
工修筑,翌年3月30日竣工,10月15日开始临时性营运,12月1日正式通车;辰清至黑河段,
166.2公里,伪大同2年12月13日开始测量,翌年5月17日动工修筑,分别由辰清与黑河两端同
时相向进行,同年11月26日竣工,伪康德2年1月20日开始临时营运,是年11月1日全线通车。

沿线共设20个车站,境内有8个,分别设在今辰清、腰岭、清溪、小四站(时称尧屯)、孙
吴街、北孙吴、大河口(时称我家)、额雨(原名小兴安)处。孙吴站是四等站,其余均是五等
站。境内沿线有隧道1处(位于清溪火车站东4公里),长260米;桥梁30座,总长1246延长米;
机车库1座(位于孙吴火车站以东);供水塔4座,分别设在辰清、清溪、孙吴、额雨各站。
通车初期,只有客货混合列车,后改为客货专列。有孙吴至哈尔滨的客运列车,每昼夜
返往各2次,一是黑河至哈尔滨对发经由孙吴的301次和302次列车,每天15时30分左右(具体
时间不详)分别上下行各1次;二是孙吴至哈尔滨对发的客运列车每天往返各1次,305次列车
,早8时由孙吴发车,306次列车晚11时30分到达孙吴。货运列车最多时1昼夜上下行各达10次
左右。
二、专用铁路
东北沦陷时期在孙吴设有5条专用线。由车站向西行约1公里处,扳道叉向北折回进入21
部队(当时为日军军械制造厂,今酱菜厂至农机修造厂处);由车站向西行约1.5公里处,分叉
拐向西北进入日军的弹药库(今平度屯);由车站向西行约2.5公里处分叉拐向西南进入十八仓
库,此线约长8公里;由车站向东行经南电厂(今县政府后院)进入东仓库,直至南山日军保安
局防电班,长约8公里;由车站向北行约2公里至北电厂(今化建公司),为运煤的专用线。
三、孙逊铁路
孙逊铁路,由孙吴向东经三家屯(今无人居住)、河南屯至逊河县,长40公里,伪康德11
年动工修建,路基和部分桥梁只成雏形,1945年日军溃退,工程停止。
1946年4月苏军撤离时将境内所有铁轨,连同机车等重要铁路设施全部运至苏联,并炸毁
沿途隧道、桥梁。
1949年春,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重新架桥,开通隧道,修复铁路,勉强通车,将黑河
境内的木材及沿线的铁路器材运往内地,当年拆除。至1986年7月15日,北黑铁路龙镇至黑河
段再次开工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