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饮食业

第九章 饮食服务业

第一节 饮食业


东北沦陷时期,随着常住和流动人口的剧增,饮食业发展很快。从建县至1944年,孙吴
街内饭店逐步达20余家,其中回民饭店4家。较大的有中央饭店、五洲饭店(西餐),多集中在
延清街(今中央大街)。
1945年光复前后,较大饭店陆续倒闭、搬迁。
1949年建国初期,有饮食店30家,均为个体经营的小饭馆、煎饼铺(9家)。不久,随着镇
内人口外流,纷纷关闭,1956年只剩福祥斋、德利饭店、一分利、范记煎饼铺、海盛居、友
记饭店、徐记饭店等7家。合作化运动中,以设备作价为股金,组成了合作饭店。之后,又分
出两家,单独经营(1963年3家合并转为国营饭店)。另外,有4人入股组成国民合作饭店。
1975年至1984年间,相继成立4家国营饭店,有迎宾饭店(1975年)、北味饺子馆(1981年
)、孙吴餐厅和天盈阁饭庄(均建于1984年)。天盈阁饭庄是本县最大的饭店,位于红旗大街北
、解放路西交角处,二层砖瓦结构,一楼为普通餐厅,二楼单间雅座,也可临时改作百人会
场。1981年后,商旅流动量增加,饮食业发展加快,至1985年全县共有饮食店49家,从业人
员250人。其中,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6家,从业人员96人;集体所有制饮食店9家,从业人员
69人;个体有证饮食店34家,从业人员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