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街道建设
第二节 街道建设
1939年开始建设孙吴街道路系统,当时主要街道有永代路、昌平街(后改为康安街)、延
青街(后改为春阳街)、瑞钟街、世昌街、天庆街、新街基和日本街。直至日本投降,街道系
统尚未完工,主要街道路面狭窄,只在上面垫了20余公分厚砂、石块的简易路面,其余路面
全为土路。
1945年解放以后,仍沿用旧道路,每年采取加高、垫坑、找平和扩宽等措施。1979年对
镇内道路进行勘测,制定了规划。全镇道路网基本是方格式,东西走向为街,南北走向为路
,由主干道10条、次干道19条、小巷道路10条组成。主干道建筑红线宽度20—26米,路面宽
度6—8米。1983年至1985年改建成3条水泥马路。其中,有700米长的解放路,面积6300平方
米;东起康健路,西至西一路的中央大街长1500米,面积18000平方米;红旗大街中段(康健
路—解放路)长1200米,面积14000平方米。三级路面占镇内现有主次街道面积的33%。1980年
至1983年相继建立永久性石拱桥钢筋混凝土盖板铺面桥梁4座,净跨均为8米,总投资38万元
。
秀河桥 位于中央大街中段,县医院西侧20米处,长18米,宽20米,1980年10月1日竣工
。
建设桥 位于建设路中段,孙吴第二百货商店西侧,长14米,宽10米,1980年10月1日竣
工。
东风桥 位于东风大街中段,东端连接核心路,长14米,宽10米,1981年10月1日竣工。
红旗桥 位于红旗大街中段,东接建设路,长14米,宽18米,1983年10月1日竣工。
路灯建设 解放初只孙吴镇内的中央大街中段(东三路——西二路)和解放路(红旗街——
交通街)有路灯。1976年4月之后逐步建设,主要街道均有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