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供水 排水
第三节 供水 排水
(一)供水
东北沦陷时期管理自来水的机构是日近公务所。
1940年孙吴镇内开始安装自来水,铺设管道14.5公里。有水源地3处:1号井、2号井、3
号井。其中3号井是铁路专用井;1号井和2号井供应日军、伪政府、大商号、大洋行、大柜头
和日本居民用水。中国人仍用土井。
1945年孙吴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由公路科管理,1951年归民政科,1955年属房产处,19
77年成立孙吴县自来水公司,1985年有职工59人。
1949年建国以后,由于镇内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工业用水量越来越大,1983年纤维板
厂、木工厂日用量250吨左右,原来日伪遗留下来的管道、水源地、供水点都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管道年年在延伸,水源地不断改建,供水点日益增多。至1985年,镇内有供水点27处,
管道总长31.84公里,除改进原有的大井外,1984年修复2号井,安装上110瓦水泵。从1980年
开始新建房自来水入户,1983年入户率为22%,1984年为50%,1986年为80%。1986年自来水公
司日产量1400吨,保证镇内用水。
(二)排水
东北沦陷时期地下排水管道3.2公里(现已堵塞不能用),余均为明、暗沟排水。现解放路
,中央大街东起东一路、西到西三路都是木板式的暗沟,解放以后年久腐烂,到60年代初期
全部拆除。镇内道路两边明、暗沟逐渐淤浅,涵洞堵塞,排水全靠自然流消,一遇大雨街道
低洼处便积水成片,个别地方形成“孤岛”。1976年后逐渐治理,现在镇内有永久性石砌排
水暗沟4400米,其中解放路1400米,红旗街1200米,中央大街1800米,还有永久性涵洞70处
,其余街道边沟每年夏秋清淤2次。镇内雨水可随时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