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计量管理

第二节 计量管理


东北沦陷时期,计量由县商工会管理。计量器具只许黑河一家日本人商店(和福来顺杂货
铺)兼营。伪康德4年(1937)后,每年春秋两季由伪新京(今长春)来人进行计量器具检定和修
理,检定不合格的一律不许再用。
1945年孙吴解放后,全县计量检修长期无人过问。直至1963年,开始由爱辉县计量检定
所每年派人携带检修器具来孙吴一至两次,只对衡器进行检定和修理。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
和计量器具的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受检率很低,大约在30—40%左右。1966年“文化大革
命”开始,打乱了工作秩序,检修业务一度中断。
1971年5月,孙吴县标准计量检定所成立。构置的检修设备有:10马力手扶拖拉机1台和
便携式电焊机、手提式砂轮机、小型台式钻床以及工作台等;建立了孙吴力学质量标准,即
1—500克三等标准砝码和1吨四等砝码。1972年4月,正式开展衡器的检定修理业务。1975年
新建检修车间和办公室108平方米。1976年增加血压计检修。1977年建立20公斤组三等标准砝
码,购置20公斤五级天平1台。从而,完善了县级质量量值传递系统。1978年进一步扩大计量
管理和检修业务,建立了压力标准,对全县在用压力表进行周期检定。
自1984年开始,在商业、粮食、供销系统开展了“计量信得过”活动,以记分评比方式
评出年度的“计量信得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