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孙吴县1964年开始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年有4名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65年成立
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同年动员17名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66年动员35名青年到星火农场
(现辰清乡)落户。同年秋季接收哈尔滨知识青年180人。
1965年至1979年,县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70人;接收、安置哈尔滨、上海、四川、齐齐
哈尔、黑河、北安、逊克、德都、伊春、肇源、拜泉、绥棱、滨县等地知识青年4300人,其
中上海知识青年2836人。这些青年分别安置在沿江、腰屯、兴北、奋斗、辰清、卧牛河6个乡
和平山林场、县种畜场、良种场等单位。
1970年上海派190名干部,由贾晋带队到孙吴县各青年点协助安排知识青年的生产、学习
和生活,至1976年全部返回上海。
据1973年统计,在孙吴落户的知识青年中8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767人加入共青团;161
人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250人担任会计员、技术员等工作;675人被招生、招工、征兵等。
1969年至1979年孙吴县从地方财政拨款22.6万元作为知青补助经费。其中建房补助3.3万
元;生活补助1.2万元;农具、炊具补助3万元;医疗费和困难补助1万元;知识青年探亲和业
务费14.1万元。
1978年后,根据中央“调整知青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今后不再搞插队”的
精神,不再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上山下乡的未婚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城市,其中上海知
识青年大部分返回上海。1980年农村尚有已婚下乡青年136人,其中上海青年69人。1981年根
据上级指示精神,对这部分青年进行了适当的安排,其中安排到县城的86人;安排到农、牧
场的50人,1985年对农、牧场的青年进行了重新安排,在安排工作的136人中,男方顶替女方
的8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