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总工会
第三章 群众团体
第一节 县总工会
1949年4月10日,孙吴县成立职工总会,7月改称孙吴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初期,
工会被迫解散,1970年恢复,称“工代会”。1977年恢复县总工会。
一、基层工会
1949年4月10日,县职工代表大会以后,职工纷纷申请参加工会,基层工会不断壮大。是
年7月,全县建立4个基层工会。1951年增至7个。1964年达27个。1970年为34个。1980年发展
到68个。1985年,全县建立14个系统工会、110个基层工会,各系统和较大企业都配了专职工
会干部。
二、会员的发展
县工会组织建立后,就在企业、事业、机关中发展会员。凡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
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工,承认工会章程,自愿申请,工会小组讨论通过,基层委员
会批准,即为工会会员,并发给会员证。
三、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
1949年4月至1983年2月,县召开了1次职工代表大会,9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四、主要活动
1、劳动竞赛
1949年建国至1952年以创造新纪录、推广先进经验、增产节约为内容。1953年至1957年
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的劳动竞赛。1958年至1965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开展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五好”(五好,思想好、完成任务好、出勤好、遵纪守法好、
团结互助好)为主要内容的比、学、赶、帮、超先进生产者运动。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
命”十年动乱时期,开展工业学大庆、人人学习解放军的群众运动。1977年至1980年,开展
以优质、高产、低耗、多品种为内容的竞赛。1981年至1985年,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立功活动。
2、政治学习
工会经常利用各种场所组织职工学政治。1960年组织起政治理论小组34个,540人参加。
1961年组织起14个小组,150人参加。1963年组织起25个小组,273人参加。1983年组织读书
报告会、理想报告会12场,听众达7000多人。1984年全县组织起71个政治学习小组,4014人
参加;组织职工报告会17场,参加听报告者达1.2万人次。
3、业余文体活动
1961年始,工会组织业余剧团4个,60余人。1963年,业余剧团达10个,214人参加;业
余文艺演出队(组)8个,132人参加。1982年5月1日,工人文化宫向全县职工开放,全县成立
一个38人参加的业余剧团,到1985年分别演出《新来的副官》、《吉他轻轻弹》、《哥仨和
媳妇们》等大型话剧20场,观众达1.6万人次。
活动基地建设全县1960年就建基层图书室11个,藏书1450册。1961年有图书室5个,藏书
900册。1963年有图书室9个,藏书1440册,当年投资维修文化馆,除经常向职工放映电影和
有时接待外来剧团演出外,每遇年节就由职工业余演出。1982年建起工人文化宫,面积1001
平方米,856个座席,内设放映室、音乐池、活动室,经常在这里召开会议,进行文艺演出和
举行报告会等。
工会除在每年“五一”前后组织篮球赛外,还配合体委开展春季田径活动、冬季冰雪活
动、夏秋季球类活动。
4、保护工人利益
经常配合行政有关部门,利用板报、标语、讲课等形式向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不定
期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信访案件处理(1949年至1982年无资料),1983年县工会接到来信来访25件;1985年接到
58件,分别处理96%(24件)、94.83%(55件)。
解决职工生产困难问题 据统计,1964年和1980年对320名困难职工进行了补助,金额达
13170元。1981年至1983年对906名职工进行了补助,金额达50153元。1981年有互助储金会5
7个,有会员1402人,储金29443元;1985年增加到66个,会员3234人,金额395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