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科技推广

第二节 科技推广


孙吴县科技推广始于50年代,下面按时间先后记述。
恒温浸种 1956年在全县推广。
“六六六”粉拌种 此种方法可防治小麦黑穗病,1956年全县80%以上生产队推广使用。

黑河马 1960年由县农牧科引进,并以黑河马为主进行选育,成功后在县内普及。
高温造肥 60年代开始夏季高温造肥,逐步发展到一年四季高温造肥。
硝铵、过石化肥 1964年在全县推广使用。
颗粒肥 1970年小面积使用;1975年研制成颗粒肥机后,在全县推广;1980年获省农业
系统技术推广三等奖。
蒙古羊 70年代由县农牧科从海拉尔引进1200只,在县内繁殖推广。
电镀技术 1972年电子仪器厂引进,1973年技术革新后可镀锌、镀铜、镀镍等。
科米洛夫种猪 1974年由县农业科的畜牧工作人员从省内引入15头,在县内交配繁殖。

盐溶炉 1975年县农机厂引进,用于处理丁字尺等农具配件。
东北细毛羊 1976年由县农牧科从龙门农场引入130只,在部分农村生产队推广。
高频感应电炉 1978年东方红农具厂引进,并掌握其淬火技术,从而引进69种汽车配件
和26种农机具配件生产。
黑白花奶牛和西门达尔母牛 80年代县畜牧局先后在哈尔滨市阎家岗、辽宁省铁岭种畜
场引入黑白花成年母牛和种公牛32头,从齐齐哈尔种畜场引入西门达尔成年母牛10头,在山
区村屯繁殖推广。
切签机、剥板机 1980年通过补尝贸易方式,家具厂从日本引入,据此改制成功适宜本
县生产条件的牙签生产流水线,使本县木制品首次进入国际市场,主要销往日本。
星杂“288”鸡 1981年由孙吴县畜牧局从齐齐哈尔引入加拿大星杂“288”鸡425只。推
广到城乡,此品种沿续到1984年。
万标箱生产能力卷烟设备 1982年引进并应用,1983年后孙吴卷烟厂生产的“飞龙”、
“魁星阁”、“黑牡丹”等牌甲、乙级香烟销往省内外。在配料、卷制和包装技术上均达到
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康贝尔鸭 1983年由县畜牧局从哈尔滨市引进600只,属热带鸭,含有部分野鸭血液。1
984年通过县级鉴定并推广。
罗斯鸡 1984年县畜牧局从沈阳引入英国罗斯鸡500只,商品第一代雏鸡可通过羽毛鉴定
公母,推广到1985年。
“六六六”烟雾剂 1984年林业普遍用于灭虫。
寒区塑料大棚猪舍育肥猪 1985年获省畜牧系统科技推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