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食品

第七节 食品



一、发展概况
清康熙年间,始有粮食加工业,将原粮制成成品粮以供食用。清代中期,涌现糕点加工业,
始有食品的精加工。
民国2年(1913年),县内有私营磨坊四、五十家,主要加工面粉;另有果子铺5家(县城3
家,科洛、塔溪各1家),生产各色点心。随后,涌现酿造业,现仅知民国7年(1918年)1~8月
,县内2家私营烧锅生产白酒32278公斤,除就地销售外,还销往黑河、呼玛等地。民国13年
(1924年),商人李庆昌始建机械面粉有限公司,首次使用磨面机生产面粉,其产品“福禄寿
三星”牌面粉大量外销。民国15年(1926年),县内已有私营烧锅3家。民国18年(1929年),商
人刘显廷投资新建火磨,使用美制磨面机生产面粉。民国20年(1931年),由哈尔滨商人郭守
昌投资,在县城建立嫩江火磨,使用德制和美制磨面设备各1套,日产面粉10吨,为县内最大
的机械制粉厂家。
伪满初期,战乱不断,实业萧条,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县内仅有火磨、油坊、烧锅各
1家。因食品加工业同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尽管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种种限制,仍有所恢复
和发展。到解放前夕,较大的私营粮米加工业有嫩江火磨、益元昌油米厂、利生号制米厂、
东盛泰油坊、程家油坊、孟家磨坊等,酿造业有厚隆深烧锅和2处酱园(福合酱园较有名),糕
点加工业有大昌商店、杨记、闵记、贾记果子铺(有的为“前店后厂”),豆腐加工业有4家(
规模最大者为豆腐组合)。
解放后,始有公营食品工业。1946年末,县政府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工商业政策,将私营
嫩江火磨和东盛泰油坊改造成公私联营企业(翌年改称县粮米加工厂)。1947年,县政府接管
私营忠鑫永烧锅(为解放后新建企业),组建公营制酒厂。1949年7月,县粮米加工厂私方代表
外逃,遂转为公营企业。此间,私营食品加工业有所发展,到建国前夕已增至43家。
建国后,食品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和产量逐年增加,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成
为主要的工业行业。1950年,九三垦区始设第一座粮米加工厂,此后伴随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各农场均自建粮米加工厂。1951年,始建县食品加工厂,生产糕点食品。因国营食品工业
不断发展,私营食品加工业逐渐减少,1952年减至35家,1955年减至4家,1956年1月,酱菜
和制糖实现公私合营,并入国营工厂,其他行业实现生产合作,私营食品加工业不复存在。
1956年,以乳品生产合作社为基础,组建地方国营嫩江县乳品厂,乳品加工逐渐形成规模。
1958年,在“大跃进”中,盲目新建一大批食品工业,食品企业增至131家。1959年,县粮米
加工厂析为制粉厂、制油厂和制米厂,实现专业化生产;翌年新建的县制粉厂竣工投产,形
成日处理原料150吨生产能力,其产品常调往外地。1960年,大多数新建食品企业因不具备条
件先后关停,企业户数减至18家。1965年,县乳品厂经过扩建,形成日处理鲜奶5吨生产能力
;农村公社开始兴办粮米加工业,使之遍布城乡。1968年,九三垦区始建乳品厂。1970年,
城镇粮食管理所增设挂面加工厂。1971年,始建嫩江糖厂,4年后九三垦区亦建立糖厂,形成
机械制糖优势。1975年,县制酒厂研制出“嫩江春”清香型白酒,后成为省内地方名酒和轻
工业部优质酒。1978年,县啤酒厂建成投产,始有啤酒定型产品,除就地供应外,还销往附
近地区。1981年,海江公社红星大队新建浸油厂,使浸油技术逐渐推广。1983年,县乳品厂
再次扩建,形成日处理鲜奶20吨生产能力。1984年,嫩江糖厂开始扩建,投产后可形成日处
理原料700吨生产能力。在改革、开放中,新建一批食品工业企业,先后有工牧牌都柿奶糖、
工牧牌甲级奶粉冰棍、九三牌特级全脂速溶奶粉评为轻工业部或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工牧
牌特级全脂速溶甜奶粉、工牧牌都柿硬糖、奶粉饼干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1985年,食品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有黑龙江省嫩江糖厂、黑龙江省双山糖厂、县嫩江春
酒厂、县啤酒厂、县乳品厂、县制粉厂、县制油厂、县制米厂、县食品加工厂、县粮食食品
厂、县酱菜厂、县肉类加工厂、九三局加工厂、鹤山农场加工厂、大西江农场加工厂、荣军
农场加工厂、尖山农场加工厂、跃进农场油厂、红五月农场加工厂、七星泡农场制粉厂、嫩
江农场制粉厂、山河农场制粉厂、嫩北农场制粉厂、建边农场加工厂、省种薯场制粉厂、九
三局乳品厂、跃进农场啤酒厂和嫩北农场都柿酒厂,集体所有制企业有县清凉饮料加工厂、
县豆制品加工厂、膨化食品厂、粮食挂面厂、前进乡制粉厂、海江镇红星油厂、长福乡油厂
、塔溪乡粉丝厂、多宝山镇都柿汁厂、墨尔根乡综合厂、伊拉哈镇综合厂、双山镇粮油加工
、厂、麦海乡综合厂、嫩江镇综合厂、联兴乡工业、九三局服务公司食品厂和双山酒厂。主
要产品产量为面粉36197吨、豆油2800吨、食糖16921吨、乳粉1485吨、白酒2500吨、啤酒40
96吨、糖果624吨、糕点食品1591吨、调味品1762吨、挂面864吨、冰棍2046万只,工业产值
766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1.3%,比1949年增长282.8倍,平均每年递增17.0%。
二、主要工厂
黑龙江省嫩江糖厂 位于县城东郊、齐黑公路北侧、喇嘛河右岸。1971年5月始建,由中
国人民解放军驻黑龙江部队兴办,1972年2月建成投产,日处理甜菜100吨,主产白砂糖。19
75年8月,移交地方,改称地方国营嫩江县糖厂。1980年5月进行扩建,当年形成日处理甜菜
200吨生产能力。1984年3月,上收省制糖工业公司管辖,改今名。是年8月,开始第二次扩建
,按日处理1500吨甜菜改建厂房,按日处理甜菜700吨安装设备(已于1988年11月达到设计能
力)。1985年,厂区面积275000平米,厂房面积12533平米,设制糖、酒精、动力、机修4个生
产车间,职工381人,拥有主要设备53台,固定资产净值2500万元;因扩建处于停产状态。
县嫩江春酒厂 位于县城内墨尔根大街北段东侧。原为私营忠鑫永烧锅,1947年由县政
府接管改建为公营制酒厂。曾为省管企业,1954年划归县营。1956年,开始自制曲种。1961
年,进行扩建,新建厂房1125平米,增加各种机械,原料处理实现机械化,除酿造白酒外,
生产都柿酒等十余种果酒,年产逾300吨。1974年,开始研制嫩江春清香型白酒,1975年获得
成功投入生产,日产0.25吨,该酒先后评为黑龙江名酒和轻工业部优质酒。1980年5月,由省
轻工业厅投资,开始进行第二次扩建,新建厂房5333平米,1982年建成投产,形成年产嫩江
春酒500吨、普通白酒900吨、都柿酒300吨、新型酒800吨的生产能力。1984年元旦,改今名
。1985年,厂区面积24086平米,厂房面积15341平米,设优质酒、白酒、都柿酒、半成品、
装瓶、动力、锅炉、维修8个生产车间,职工582人,拥有主要设备39台,固定资产净值327万
元;生产嫩江春酒474.3吨、普通白酒659吨、低度龙汾酒46.1吨、低度新型酒755吨、都柿酒
187吨、小香槟51吨,工业产值44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698元,上缴税金110万元,税后利
润7万元。
县啤酒厂 位于县城东郊、嫩漠公路起点南侧。1974年5月始建,由省、地、县三级投资
120万元兴建,1978年试生产,1979年正式投产,年产啤酒631吨。1980年,进行扩建,新建
麦芽、酿造、后酵、灌装等厂房,增加部分设备,到1982年竣工,形成年产啤酒5000吨生产
能力。所产啤酒除县内销售外,还销往加格达奇、齐齐哈尔、五大连池、讷河等地。1985年
,厂区面积83943平米,厂房面积7634平米,设麦芽、酿造、灌装、动力4个生产车间,职工
225人,拥有主要设备115台,固定资产净值337万元;生产啤酒3912吨,工业产值176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7822元,上缴税金46万元,税后利润20万元。
县乳品厂 位于县城内嫩兴路中段北侧。其前身为乳品生产合作社,1956年7月转为地方
国营嫩江县乳品厂至今。初建时,仅有100平米厂房和4口大锅,生产奶粉、炼乳和奶油,年
产量36吨。1958年,进行扩建,新建厂房1000平米,增设糖果车间,翌年投产,年产奶粉57
吨、糖果128吨。1964年,进行第二次扩建,新增日处理鲜奶5吨的乳粉设备,翌年投产,实
现了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1972年,新增制造江米纸设备,填补了省内空白。19
75年,为培植奶源,自建奶牛养殖场。1978年,引进部分糖果加工设备,糖果产品种类有所
增加。1982年,由省、地、县三级共同投资,进行第三次扩建,引进现代化奶粉设备,1983
年投产,形成日处理鲜奶20吨生产能力。该厂产品都柿奶糖、甲级牛奶冰棍评为轻工业部优
质产品,工牧牌特级全脂速溶甜奶粉、都柿硬糖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5年,厂区面积
25600平米,厂房面积8365平米,设奶粉、糖果、冷饮、动力、机修5个生产车间,附设青年
膨化食品厂,职工357人,拥有主要设备24台(套),固定资产净值241万元;生产乳粉503吨、
糖果624吨、牛奶冰棍556万只、冰糕9.8吨、汽水702箱、冰淇淋1.8吨,工业产值424.5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11891元,上缴税金23万元,税后利润12万元。
县制粉厂 位于县城内庆丰大街南段东侧、嫩江粮库北侧。其前身为私营嫩江火磨,19
46年末改为公私联营,1947年定名县粮米加工厂,1949年转为公营。1957年由省粮食厅投资
迁至现址新建县制粉厂,1960年2月建成投产,形成日处理小麦150吨生产能力,产品除就地
供应外,由省粮食厅调往外地。1985年,厂区面积20080平米,厂房面积1550平米,设制粉、
机修、锅炉、供电4个生产车间,职工104人,拥有主要设备21台,固定资产净值127万元;生
产面粉25000吨、麸子5312吨,工业产值6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2981元,经营盈利10万元

县制油厂 位于县城东南郊、前卫粮库西南侧。其前身为私营东盛泰油坊,1946年末改
为公私联营,1947年定名县粮米加工厂,1949年转为公营。1959年6月,迁至嫩江粮库北侧单
独建厂并改今名,使用人力细旋油榨,年处理原料7500吨。1964年,进行技术改造,新装液
压榨油机,实现机械化生产。1978年7月迁至现址办厂,新装22眼液压榨油机1套,形成年处
理原料1.2万吨生产能力。1985年,厂区面积30050平米,厂房面积1136平米,设制油、软化
、清理、水化、锅炉、机修、配电7个生产车间,职工101人,拥有主要设备30台,固定资产
净值118万元;生产豆油720吨、豆饼4800吨,工业产值15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5148元,
经营亏损5万元。
县制米厂 位于县城内站前大街南段西侧、嫩江粮库东侧。其前身为县粮米加工厂,19
59年6月迁至嫩江粮库北侧单独设厂并改今名,厂房设备均较陈旧,主要生产小米、玉米@d:
嫩江县志imagesHZ690246ZA.jpg和玉米面,年产量0.2万吨。1975年5月,因不符合安全生
产要求被查封,遂呈请省粮食局投资,迁至现址新建,更新设备,形成年产成品0.8万吨生产
能力。1985年,厂区面积29000平米,厂房面积3825平米,设联产、油料、饲料、机修4个生
产车间,附设商店1处,职工58人,拥有主要设备36台,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生产玉米@d
:嫩江县志imagesHZ690246ZB.jpg3300吨、玉米面4950吨、玉米胚油50吨,工业产值71万
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241元,经营盈利7万元。
县食品加工厂 位于县城中心区、原关帝庙址。1951年8月,由省财政投资始建,为地方
国营企业,只生产糕点类食品。1956年,增设酱菜、面包2个车间,开始生产酱油、醋、酱菜
、面包等产品。60年代初,配备和面机、饼干机等设备,始有机械化生产。1966年,增设糖
果车间,可生产糖果十余种,4年后划属县乳品厂。1970年,酱菜车间析出,单设县酱菜厂。
1978年新增自动饼干机,1979年新增电烤炉、面包切块机、打蛋机等设备,机械化程度大为
提高,产品种类和产量均相应增加,其产品远销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部分地区。该厂产品
中秋月饼、婴儿饼干和奶粉饼干评为黑龙江省行业优质产品。1985年,厂区面积4833平米,
厂房面积2215平米,设中点、饼干、面包、花样4个生产车间,职工114人,新增电炸锅、花
样机等设备,主要设备增至15台,固定资产净值22万元;生产糕点603吨、饼干118吨、面包
218吨,工业产值13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403元,上缴税金7万元,税后利润4万元。
县酱菜厂 位于县城内军民路中段南侧。其前身为私营酱园业。1956年1月实现公私合营
成为县食品加工厂酱菜车间,1970年析出单设地方国营嫩江县酱菜厂至今。设厂之初,只生
产酱油和醋,后增加大酱、各种咸菜等产品。1985年,厂区面积12228平米,厂房面积2100平
米,设酱油、醋2个生产车间,职工54人,拥有主要设备57台,固定资产净值18万元;生产酱
油573吨、醋136吨、大酱8吨,工业产值2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07元,上缴税金1万元,
税后利润1万元。
三、主要产品简介
嫩江牌嫩江春酒 由地方国营嫩江春酒厂研制生产,为清香型白酒。选用东北高粱为主
要原料,采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茬、红心、高温三种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低温发酵、陈
贮勾兑而成,充分保持了汾酒的传统风格。酒精度65°,以乙酸乙酯为主体香,乳酸乙酸为
衬托香,酒体清香纯正,醇厚绵柔,爽净回甜,深受消费者欢迎。1978年,评为黑龙江名酒
。1980年,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4年,参加轻工业部举办的全国酒类大赛,评为轻工
业部优质产品,获铜杯奖;是年重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后又研制出嫩江春低度酒,为填
补省内空白产品。
工牧牌都柿奶糖 由地方国营嫩江县乳品厂(后单设糖果厂)研制生产,为风味独特的奶
糖新品种。选用优质蔗糖、葡萄糖、奶粉和都柿汁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都柿,为兴安山
地特产之野生浆果,含有大量有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香气物质和天然
色素,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有提神醒胃之功效。本品除具有一般奶糖的特点外,还具有酸
甜适中、味美色艳、风味独特、健脑健胃等特点,为日常食用佳品。1983年评为黑龙江省优
质产品,1985年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工牧牌特级全脂速溶甜奶粉 由嫩江县乳品厂生产,1984年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以
新鲜牛奶为原料,加适量蔗糖,经机械净化、瞬间薄膜高温杀菌、真空浓缩、高压喷雾干燥
、严格检验、密封包装而成。含脂肪20~25%、蛋白质20~25%、乳糖30~35%、矿物质5~7%
、蔗糖≤20%、水份≤2.5%,营养丰富,香味纯正,用50~80℃温开水直接冲调即可食用,是
强身健体的“绿色”食品。
工牧牌都柿硬糖 由嫩江县乳品厂(后单设糖果厂)研制生产,为风味独特的水果新品种
。选用优质白糖、葡萄糖、都柿汁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酸甜
适中、香味浓郁、健脑健胃等特点,饭后食用尤感味厚绵长,老弱者食用能增进食欲,胃病
患者食用具有一定疗效。198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img7WK00XS.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