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通讯报道

第四节 通讯报道



一、记者站
1960年10月,中共嫩江地委嫩江日报社建立驻嫩江县记者站,为最早的记者站。该站从
县报社抽调5人,为《嫩江日报》组稿。1961年6月,在精简机构中被裁撤,仅存8个月。
1974年3月,中共黑河地委黑河日报社始设驻嫩江县记者站,派驻记者1~2人,专事采访
报道,平均每年向报社提供稿件150篇左右。截止1985年,该站记者已有1人升任《黑河日报
》副总编辑。
二、通讯组、通讯员
建国初期,县内始有业余通讯员。1957年前,九三垦区通讯报道较为活跃,业余通讯员
向俊选、白连宝、丁履枢等人的稿件多次被《人民日报》、《大公报》、《东北日报》、《
黑龙江日报》等刊用。1958年,县报创刊之初,即聘请业余记者和通讯员多人,县广播站亦
开始组织业余通讯员队伍,扩大稿件来源。1959年,县广播站的业余通讯员已达20多人,全
年上稿900篇,采用600篇。1962年,中共嫩江县委始设专职通讯干事1人,负责县内的新闻报
道工作;九三农垦局党委亦组建通讯组,由党委负责人牵头,配备专、兼职干部6人,推动新
闻报道并亲自撰稿;此间,有一大批稿件被上级报社、电台采用。1966年,县广播站接受来
稿1000篇,采用800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闻报道工作受到冲击,通讯组织和通讯员
队伍被迫解体,已很少有人向上级报社、电台投寄稿件。1968年,九三农垦局改为生产建设
兵团建制后,师机关配备通讯干事2人,团机关配备通讯干事3~5人,营级单位配备通讯干事
1人,连队建立由3~5人组成的报道组,此后每年都有上百篇稿件被上级报社、电台采用。1
970年,县属业余通讯员已达80多人,每年仅向县广播站投稿就达千篇以上。1972年组建新县
委时,始设县委通讯组,配备专职干部2人,主管通讯报道工作,通讯组和业余通讯员每年向
上级报社、电台投稿均在500篇以上。1977年,九三农场局在宣传部设新闻科,所属农场均设
新闻干事,曾多次培训通讯员队伍,每年投稿2500~3000篇,被报社、电台采用500~700篇
。1980年,县属业余通讯员已达百人,当年向县广播站投稿1400篇,采用1000篇。1984年,
县广播站上稿量最高,达到2000篇,采用1676篇。1985年,县属业余通讯员达到120人,向县
广播站投稿1666篇、采用1350篇,另外向上级报社、电台投稿500多篇,先后有多人被报社、
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