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竞技体育

第四节 竞技体育



一、竞技队伍
建国前,体育竞技队伍无考。
建国后,竞技队伍不断扩大。1951年,县人民政府即通过举办全县运动会,选拔运动员
,组成县田径运动队参加全省体育比赛。1954年,开始组成县篮球队、排球队和足球队,参
加全省比赛。1955年后,通过体育比赛评定首批等级运动员和裁判员。到1959年,县级体育
代表队除田径、篮球、排球、足球队外,还有乒乓球、射击、跳伞、游泳和冰上队,达到9支
,计201名运动员,其中:一级运动员2人、二级运动员30人、三级运动员60人、少年级运动
员80人;拥有裁判员42人,其中:一级裁判员1人、二级裁判员11人、三级裁判员25人。60年
代,运动员和裁判员队伍发展较快,到1969年,运动员达到480人,比1959年增长近1.4倍,
其中:一级3人、二级52人、三级108人、少年级240人;裁判员达到87人,比1959年增长近1
.1倍,其中:一级2人、二级20人、三级41人。70年代,运动员和裁判员队伍持续发展,到1
979年,运动员已增至1400人,比1969年增长1.9倍,其中:一级4人、二级70人、三级244人
、少年级426人;裁判员增至160人,比1969年增长1.1倍,其中:一级3人、二级47人、三级
86人。80年代前期,运动员和裁判员队伍均保持相应的规模,到1985年,运动员为2000人,
比1979年增长25%,其中:运动健将3人、一级4人、二级95人、三级331人、少年级531人;累
计向各级专业体工队输送运动员25人;裁判员达183人,比1979年增长14%,其中:一级3人、
二级53人、三级97人。
二、竞赛活动
清代,民族民间体育竞赛较为活跃,定期举办敖包会,赛马、射箭、摔跤等比赛是敖包
会的重要内容;民间亦经常举行娱乐性体育竞赛,世代相沿,经久不衰。民国时期,民族民
间体育竞赛逐渐消亡。伪满时期,只在学校中举办田径运动会,一般每年举办一次,尚无全
县性体育竞赛活动。
建国后,始有全县性体育竞赛,竞技项目不断增加,竞赛规模不断扩大。1951年,始办
全县体育运动会(为期3天),选拔县体育代表队,开始参加全省运动会。是年,先后3次举行
全县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比赛,自此形成惯例,一般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和专项体育
比赛,各单位为参加全县比赛亦自办比赛选拔运动员,推动了体育竞赛活动。1954年,开始
参加专区级体育比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体育竞赛一度中断,至1971年始得恢
复。此后,体育竞赛活动日趋活跃,竞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足球、速滑、冰球、
棋类、钓鱼等。1984年全县田径运动会,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参赛运动员达1600人,观众
最多时达5万余人,比赛项目除田径27项外还有少数民族体育竞赛项目。到1985年,共举办县
级运动会34次、篮球比赛35次、足球比赛5次、乒乓球赛30次、中国象棋比赛20次、速滑比赛
20次、游泳比赛5次;县属单位举办运动会或单项比赛逾2千次,平均每年近70次;还多次派
出运动队参加黑龙江省、嫩江专区和黑河地区举办的体育竞赛。
三、竞赛成绩
1951年,县运动队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获女子田赛冠军。1954年,在全省比
赛中,佟万金、李中人分别夺得男、女铅球第一名,均打破省纪录;于志忠获男子跳高第二
名;王国栋获男子400米第三名和男子800米第四名;陈绍先、冯英华分别获得男子100米第五
名和第六名。是年,在县运动会上,佟万金破男子铅球省纪录,李文祥平男子手榴弹省纪录
。1955年,在全省比赛中,王国栋、高中文分别进入男子单杠、双杠前六名。1956年,在全
省少年速滑比赛中,孙国仁夺取男子500米第二名。1957年,邓元茂获全省射击比赛第二名。
1958年,傅国萃在全省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第三名。1959年,张仁在第一届全省运动会
上破男子400米省纪录夺得第一名,于萤在全省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第六名。1964年,在
第二届全省运动会上,马国英获女子400米第二名;尚德明、张仁获男子4×400米接力第二名
和男子4×100米接力第三名;杨春波获男子万米第五名和男子马拉松第六名;于萤、吴守臣
分别参加乒乓球男子团体、男子单打比赛,均获第六名。1970年,刘玉芝在全省少年速滑赛
中,进入女子单项前六名。1971年,在全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傅涛获男子手榴弹第一名
,破省纪录。1972年,在全省速滑赛中,金昌富获男子全能第一名,傅义纯获女子全能第二
名,傅义华(后改名傅玉华)获女子全能第五名,关志群进入男子单项前六名。1973年,在全
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陈喜良获男子单打第三名。1974年,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聂卫平在全
国棋类比赛中,获围棋第三名。是年在全省乒乓球比赛中,赵连杰获男子团体第二名,赵百
茹进入女子单打前六名。1975年,在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聂卫平获围棋第一名。1980年,
葛洪泉在全国少年速滑赛中获男子全能第五名,邱巍在全省速滑赛中获女子全能第一名。19
81年,贾丽铭在全国速滑冠军赛中获女子全能第七名。1982年,在全国速滑赛和中日速滑友
谊赛中,贾丽铭获得女子全能第七名。是年,在第五届全省运动会速滑赛中,刘光辉获男子
少年甲组全能第五名、董其明获第六名,李树奎分别获得500、1000米第三名和1500米第五名
;在省五运会径赛中,高春生获青少年男子10公里竞走第一名、佟云峰获成年男子10公里竞
走第二名。1983年,在全国短跑道速滑赛中,葛洪泉获3000米接力第三名;在全省短距离速
滑赛中,贾丽铭获全能第四名。1985年,葛洪峰在全国速滑冠军赛和中、日、德速滑友谊赛
中,获男子少年组全能第四名,刘长先获女子少年丙组200米第五名和300米第七名;戴丽在
全国自行车比赛中获女子3000米追逐赛第七名;在全省速滑达标赛中,葛洪峰获男子全能第
二名,刘长先获女子全能第五名。

@img7WK00ZI.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