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传说
第三节 民间传说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其中神话传说和民间
故事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些传说和故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因其数量浩繁、菁芜并存,经过筛选和整理,只选录其中有代表性的10篇。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达斡尔族)
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地合一,混混沌沌,只有神,没有人。天神觉得很孤独,于是他想
把天地分开,分成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开天辟地。怎么造人呢?天神抓
起泥土,捏成一个个泥人,于是人便出现了,天和地也分开了,神生活在天上,人居住在地
上。
由于人是泥捏的,所以人出汗时往身上一搓,就有泥垢掉下来。据说泥人捏成后,男人
都是跪着的,由于地面湿冷,所以男人都有膝盖骨发凉的毛病。那为什么还有瘸子和瞎子呢
?那是因为,泥人刚捏完,眼看要下雨,天神慌忙用耙子把泥人搂在一起,不慎将有的泥人
的腿弄断,有的泥人的眼睛弄坏,于是人间就有了瘸子和瞎子。
图瓦钦脱险
(达斡尔族)
从前有一伙猎人到山里打貂,运气很好,每天都得到不少貂皮。有一天晚上来了一只老
虎,叼住一匹猎马的腰拖走了。连续几夜,猎马快被叼光了,猎人的生命也受到威胁。猎人
们无奈,只好琢磨生存的法子,最后商定当晚将每个人的帽子放在外面,如果谁的帽子被老
虎叼走,谁就留下来应付,以免大伙受害。结果,图瓦钦(伙夫)的帽子被老虎叼走了。
别人打好行囊,顺着老虎走过的脚印启程回家了(据说如果横过老虎的脚印,老虎发现后
认为是有意同它对抗,便会加害于人)。图瓦钦与大伙泪别,只好只身一人,趴在树上。老虎
来了蹲在树下,将前爪抬起打量着树上的图瓦钦,不时闭上眼睛,发出沉闷的低吼,这吼声
很凄凉,回荡在空旷的山林原野上。图瓦钦一看,原来老虎的掌上扎了根刺。他寻思在树上
不被老虎吃掉也得饿死,倒不如下去帮助这个百兽之王把刺拔掉吧,或许还能生还。于是,
他索性从树上下来用猎刀将老虎掌上的刺拔掉了。老虎在地上连翻了三下,摇着尾巴走了。
图瓦钦不知如何是好,准备第二天离开这里。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老虎来了,背上驮着很多
毛皮,放在图尔钦面前就走了。
从此,老虎每天都给图瓦钦驮来许多野兽。一天,图瓦钦把贵重的兽皮归拢在一起准备
回家。这时,老虎来了,温顺地趴在地下,用尾巴轻轻地敲打自己的脊背,图瓦钦领会其意
,把皮子放在老虎背上。但老虎还是不起来,它深情地回头望了望图瓦钦,等图瓦钦上去骑
好后,才起身跑起来。不一会儿,已经到了屯子附近,老虎趴下,等图瓦钦把驮的东西卸下
来,才摇着尾巴走了。
猎人们回家后,把图瓦钦的遭遇告诉给他的家属,家里料无活路,十分悲痛。正当他老
婆戴孝举行丧仪时,图瓦钦却意外地满载而归,家人喜出望外,把丧仪变成喜宴,全家又团
圆了。
阿尔塔尼莫日根
(达斡尔族)
从前有个名猎手,叫阿尔塔尼莫日根。他有三个妻子和一个妹妹,妹妹叫爱其克。他对
妹妹十分疼受,每次狩猎回来总是先把最好的皮毛珍物送给妹妹。为此,引起两个大妻子的
不满,商议将小姑子害死。
一天,她俩乘阿尔塔尼莫日根出猎的机会,带金银“嘎什哈”到小姑子房里去玩。玩法
是将“嘎什哈”由嘴吞进去,由鼻子吐出来,并请小姑子先试。爱其克生性善良,不知是计
,首先吞下“嘎什哈”。可是“嘎什哈”卡在食道里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结果窒
息而死。两个嫂子见奸计得逞,发出一阵狂笑,匆忙离去。
晚上,阿尔塔尼莫日根回来,照例先到妹妹的房里,把最好的皮毛送给她。可是进屋一
看,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发现妹妹已死在炕上。他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抱着妹妹的尸体
哭了好久好久。然后将妹妹的尸体装进棺材,上面用很多珍贵的皮毛盖好,装在车上。他叮
嘱驾车的鹿说:“车坏在什么地方,棺材就放在哪里”。
鹿拉着棺材车跑呵跑,也不知跑了多远,突然,在一家门口车辕断了。响声惊动了屋里
的人。主人出来一看竟是一辆棺车,他们打开棺材一看不由得叫出了声,里边全是珍贵的毛
皮。再往下翻,无意中触动了爱其克的背部,“嘎什哈”便由爱其克的嘴中吐了出来,爱其
克复活了。房主老俩口大为欢喜,将她认做儿媳妇。不久,爱其克怀了孕,生了个男孩。从
此爱其克过起美满幸福的生活,但她常常怀念着自己的哥哥,希望有一天再见到他。
一天,婆婆领着爱其克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孩子留在家里由女仆照管,女仆口中唱着催
眠歌:
“阿尔塔尼莫日根的外甥,爱其克的孩子,博——!博——!”
正在这时,骑马寻找妹妹遗体下落的阿尔塔尼莫日根,顺着鹿的踪迹来到这里,忽闻歌
声,甚觉惊奇。他下马进屋对女仆说:“你唱的很好听,再给我唱一遍吧!”女仆又唱起了
:“阿尔塔尼莫日根的外甥,爱其克的孩子,博——!博——!”阿尔塔尼莫日根闻罢欣喜
若狂,方知自己的妹妹仍在人间,于是留下来等妹妹。
不久爱其克回来了,兄妹重逢,才知道事情的原由。他领着妹妹回到家里,把两个大妻
子叫到面前,问道:“你们禽兽不如,连亲人也要相害,愿意怎样死?”两个妻子知道事已
败露,无奈,大的说:“愿当腊烛点燃而死”;二的说:“愿受车裂之刑”。阿尔塔尼莫日
根依其所愿将大妻点灯,二妻车裂。
伊玛迪
(达斡尔族)
从前有一家哥七个,个个心狠手毒,家里养了个奴仆叫特莫迪,特莫迪的儿子叫伊玛迪
。伊玛迪聪明过人,远近闻名。
一天,七个主人出去打猎,临行前对特莫迪说:“晚饭要用公牛的奶做粥。”特莫迪明
知是刁难,但也无奈,愁得只叹气。伊玛迪见状对父亲说:“别怕,晚上他们回来时,你装
生小孩就行了。”
傍晚,七个主人回来了,一看特莫迪躺在炕上,面露凶光,怒冲冲地问伊玛迪:“你父
亲怎么了”?
“生小孩了。”伊玛迪平静地答道。
“男人怎么能生小孩?”“男人不能生小孩,公牛怎么能有奶”?
主人听了,无言以对,只是怀恨在心。
一计不成,七个人又生一计。一天,他们领伊玛迪出去打猎,故意住在河岸上,并且搭
了四个帐蓬,一个归他们自己住,一个用来圈坐骑,一个放马鞍,独独紧靠河的那个帐蓬让
给了伊玛迪。到了半夜,七个人悄悄来到伊玛迪帐蓬的周围,只听“噗通”一声,伊玛迪的
帐蓬已落入水中。七个人同时爆发出一声奸笑。笑声未落,只听伊玛迪在一旁喊道:“老爷
,鞍子不要了,明天怎么骑马呀!”原来,伊玛迪早知道主人用心不良,所以乘他们入睡后
,与鞍子换了位置。主人奸计未逞,对伊玛迪更加恨之入骨。
七个主人还不甘休,杀了一头三岁牛,做成托龙(一种皮囊),把伊玛迪装在里面,挂在
去河边的树上,进酒馆喝酒去了。不久一个瘸腿牧羊人赶着羊来了,他是主人的走卒,伊玛
迪看见便喊:“牧羊大哥,我的半个身子补上没有?”
“你怎么在这里?”羊倌奇怪地问。
“唉,我原来只有半个身子,装进这皮囊以后,才长全了!”
羊倌因为腿瘸,心想这东西这么灵验,真不如进去试试,兴许腿能治好,于是伊玛迪把
羊倌装进皮囊,自己赶着羊走了。七个主人回来把皮囊扔进河里,便兴冲冲回家了,庆幸终
于害死了伊玛迪。
可是不几天,伊玛迪却赶着一大群羊回来了。
主人十分惊奇,问道:“哪儿得到的这么多羊?”
“我顺河水流到了阎王世界,碰见了祖先,不但不怪罪,还给了这么多羊,老爷家的祖
宗要我告诉你们,他有很多羊,让你们快去赶回来。”七个主人听罢信以为真,便急忙问道
:“怎么能去?”伊玛迪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七个人按照伊玛迪的主意,第二天来到河边
,每个人坐上一个瓦盆漂到河心,然后把瓦盆打碎沉到河底,结果都淹死了。
七个灵魂去找阎王告状,阎王派了两个鼠鬼来抓伊玛迪。伊玛迪把屋子都封好了,只留
了一个小洞连着一个小皮囊,把来的鼠鬼套进皮囊当球踢,结果一个被踢死了,一个逃了回
去。阎王又派了两个牛头鬼来。伊玛迪正在套小牛种地,牛头鬼来到伊玛迪面前疾言厉色:
“你犯下滔天大罪,大王有令在此,要你速去受审!”
“哎——,这等事我伊玛迪还不清楚,跑是跑不掉的,你急什么?不过我的老婆孩子可
无罪。倘若我被处死,家里妻儿老小无人抚养,岂不是连累无辜,大王岂不也要沾上残忍之
嫌吗?还是等我把地种完吧!”牛头鬼一听言之有理,但又等得不耐烦,于是要帮伊玛迪拉
套,尽快把地种完。这下正中伊玛迪的下怀,伊玛迪把牛头鬼套上,使劲抽打,一个活活被
抽死,另一个逃了回去。
阎王大怒,决定亲自前来。伊玛迪便用泥土做了一匹备着鞍子的马,上置三个马镫,立
于门前。阎王到来好奇地问:“一马一鞍,为何用三个马镫?”
“大王不知,这是神鞍,蹬下镫走阴曹地府,蹬中镫走人间世界,蹬上镫可腾云驾雾。
”
“待本王试试1”
“大王想骑有何不可,不过要穿我的衣服,这样才配套。”大王信以为真。
伊玛迪换上阎王的衣服,骑上阎王的马,来到阎王殿,对门卫说:“伊玛迪不久徒步而
来,你们可把他打死!”阎王骑上泥马,谁知竞塌成一堆泥,只好徒步而归。走近阎王殿,
门卫不容分说动手就打,结果,愚蠢的阎王就这样死于非命。伊玛迪重归故里,与家人共享
天伦之乐。
鹤山的来历
其实,说起山,“鹤山”这地方并没有大山。要说山嘛,从前只有一座六连山,山很小
,山脚下住着十几户人家。至于六连山为什么改作“鹤山”,这中间还有一段美妙的故事哩
。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天,一对仙鹤飞来了,落在六连山脚下。靠近山脚下住着一户人
家,姓邹,三口人,老俩口带一个儿子。老俩口对仙鹤非常好,每当仙鹤飞来,他们总是拿
些好吃的送去,仙鹤很是感激。
一年后,邹家的儿子成亲了。可是,三年过去了,媳妇还没生娃娃,大娘可急喽,常常
偷偷地流泪。一天晚上大娘做了个梦,梦见两个身穿古装衣服的人来到她的面前。这两个人
对大娘说:“老人家,不要难过,你家房后有块宝石,把它拿回来让你媳妇摸一摸,就可以
有孩子了。”说完,转身就走了。大娘惊喜得不得了,醒来,竟是南柯一梦。
第二天,天刚亮,大娘便上房后去了,可到房后一看,那有什么宝石,竟是一个热呼呼
的仙鹤蛋。大娘心想:“唉,兴许这就是梦中那两个人说的宝石吧,但这是仙鹤所生啊,我
怎能为自己早抱孙子而动仙鹤蛋呢?”于是,动也没动,就回来了。
当天晚上,大娘又做了个梦,梦见仙鹤来了。仙鹤面有不悦之色,不高兴地对大娘说“
你怎么不听劝告呢?这样你又要晚抱一年孙子了!”大娘解释说:“仙鹤呀,你们的好意我
领了,但是我不能动,那里只有你们生下的蛋,你们也是着急孵小仙鹤的,如果我拿走,不
是把你们家给拆散了吗?”仙鹤听了这席话深受感动,说:“大娘啊,你老人家心太好了,
这样吧,你明天再到我们的窝旁,那里有个小动物,你千万把它拿回来,别让你儿媳妇看见
,然后偷偷地把它焙了,让你儿媳妇喝下去,她就会有孩子了。”仙鹤嘱咐再三,就走了。
第二天,大娘一大早就来到了仙鹤的住处,果然有条小虫。她照仙鹤的嘱咐做了。第二
年儿媳妇生了个又白又胖的男孩。老俩口抱着水灵灵的小孙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们非
常感激仙鹤,于是给孙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邹鹤南”。为了纪念仙鹤,从此,这里的
人们就把六连山改作“鹤山”了,地名也随之称为“鹤山”。
格球山的来历
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有个老罕王,那时候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套,老罕王看
中了格球山这个地方,打算在这里建立京都。
别听他自吹什么“至圣至明”,其实呀,他的脑袋还真没数。
一次,他乘兴到这里游玩,看见九个山头。九座山,嘿,一个赛一个,甭提有多美了。
他心花怒放,非要遍览九山的奇景。说做就做,只见他策马扬鞭奔向一座山顶。说时迟,那
时快,他人已立于山顶了。站在山项上,奇观美景尽收眼底。远处,山峰兀立,沟壑相连,
宛若一幅鬼斧神工的水墨丹青;山下,铺绿迭翠,鲜花遍地,恰似一条只有七仙女才能织出
的地毯。老罕王乐不可支,连连称奇。称奇之余,他查起山头来了,“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哎,怎么剩下八座了?”他连数几遍,仍是八座。怪了,本是九座山,
缘何陡然间少了一座?”老罕王甚是纳闷。想着想着,刚才那股春风得意的劲儿从脸上消失
了。他对随从慨叹道:“哎,此地风水甚佳,胜似仙境,但天意已决,这里与孤家无缘,罢
了,罢了,建都之处另寻别地吧!”说完,郁郁而去。
你说怎的,为什么九座山竟剩下八座,难道一座大山真会不翼而飞吗?哪里有的事哟,
说老罕王糊涂就是糊涂,原来他把屁股底下坐着那座山忘数了,所以怎么数也是少一个。
多年以后,老罕王坐的那座山顶上形成了个老大的清泉池。人们都称那个山头为“塌山
”,也称“格球山”。后来,这地方住上了人家,“格球山”地名也就由此而来。
博火山的来历
从前,科洛河两岸可是个好地方,那里的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东海
来了个乌龟精。这家伙甭提有多坏了,它在科洛河发起大水,浪头高达几丈,波涛汹涌,遮
天蔽日。大水吞没了两岸的房屋和庄稼,冲毁了道路,还淹死了许多人。科洛河两岸一下子
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河的下游南岸,住着这么一家子,四口人,靠打鱼为生。家中除爷爷、爸爸、妈妈外
,还有一个正当青年的儿子,叫博火。这博火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好汉,不仅慓悍勇武,胆识
过人,而且见义勇为,嫉恶如仇。从六岁起他就跟爷爷和父母打鱼,练得一身好水性,能在
水里待三天三夜。大水冲来的时候,爷爷、爸爸、妈妈因没找到船都被恶浪卷走了,葬身鱼
腹,一家人只有博火活了下来。
博火望着滔滔的洪水和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具具尸体,涕泪纵横,悲愤万分。他想爷爷、
爸爸和妈妈,也想那些与他朝夕相伴的伙伴与乡亲们。思念之情更激起了他对乌龟精的仇恨
。他决意为民除害,找乌龟精去报仇。他驾起小船,逆水而上,来到乌龟精住的地方,手持
长刀,站立船头,仰天发誓,声若雷鸣:“苍天听着,我博火与乌龟精有血海深仇,不除此
害,我死不瞑目!”其声惊天动地,只震得山林发抖,河水倒流。说罢,纵身跃入水中,与
乌龟精战成一团。这乌龟精正自水中养息,陡然间先是头上爆出一阵响雷,接着便见一条壮
汉跃入水中,已是怯了三分。博火先声夺人,长刀直逼乌龟精咽喉,乌龟精惊魂未定,出手
相接。他们时而水上,时而水下,直杀得昏天暗地,巨浪排空,可一想到亲人被害的惨痛情
景,他顿时力量倍增,刀势一招紧似一招,愈战愈勇,乌龟精却气喘吁吁,渐渐不支,只有
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乌龟精自知不敌,便想逃回东海,虚晃一招,避开刀锋,便向东海游
去,可是刚游出六七里路,博火已从后边赶上。博火用尽平生气力砍去,只听轰隆隆一声巨
响,乌龟精已一命归阴,变成了一座石头山,脑袋朝着东南,一副可怜巴巴的、想回东海样
子。博火在砍出最后一刀时,也因力尽死去了。
人们恨透了这个乌龟精,在他变成石山后,便拿着镐、钎、锤来打石头,用这些石头兴
建被乌龟精破坏了的家园。为了纪念英雄博火,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博火山”,在山下建
立的村子叫“博火屯”。
玛瑙石的传说
从前,有个叫莫沙布的鄂伦春猎手,立春这天来到奇克这个地方。这里依山傍水,景色
宜人,就是看不见一个姑娘。莫沙布很奇怪,便问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大爷,阳光明媚的
春天,应该盛开鲜艳的花朵;山青的奇克,怎么没有美丽的姑娘?”
老人叹了口气说:“小伙子,说起来话长了。这儿本来有许多水灵灵的姑娘,可是自打
前几年起,姑娘就越来越少了。每当春雷一响,就有一群小伙子从东方来到这里,他们个个
英俊漂亮,姑娘见了就喜欢得不得了。就这样,年年都有被糊弄走的。但是,人一走就再也
不回来了。据说是被蛇精吃掉了。”
莫沙布是个侠肝义胆的烈性汉子,专好打抱不平,听罢勃然大怒,跃上骏马就朝东方驶
去。不到一袋烟工夫,已经到了一片黑松林前。这里松林与众不同,阴风飒飒,寒气袭人,
一股腥气直扑面门。就在这节骨眼上,轰隆隆,春雷响了。莫沙布不敢怠慢,飞身下马,闪
在一块巨石后面,静观动静。只见松林里爬出一条条黑蛇,一转眼,变成了一个个英俊的小
伙子。莫沙布见罢顿时明白了一切,心中狠狠地说道:“果然是这帮东西作祟,今天就容不
得我无情了!”他大吼一声,抽出猎刀,冲进蛇群,砍杀起来。眨眼间,一条黑蛇已横尸在
地。黑蛇也不甘示弱,依仗势众,将莫沙布团团围住。这莫沙布自幼与山林为伍,什么风险
没见过,根本就不把这些黑蛇放在眼里。一把猎刀在他手里使得风雨不透,犹如蚊龙出水,
刀锋指处,便有黑蛇丧生。斗了几天几夜,黑蛇头子被杀死了,剩下的黑蛇自知不敌,纷纷
跪在莫沙布的脚下求饶,发誓再也不骗人了。莫沙布指着前面的一座山说:“听着,今后你
们再也不许越过此山1否则,我见一个杀一个!”
这座山就是现在奇克镇和松树沟乡之间的那座山,叫“分水岭”。从那以后,再也没有
谁见过有蛇越过“分水岭”了。
再说勇敢的莫沙布战败黑蛇后,独自一人来到黑龙江边上,他想洗掉身上的血污,可是
一头栽倒在水里,再也起不来了。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对跑上来救他的人说:“月亮的光亮
能驱散黑暗;猎人的眼睛能识别真假。我把眼睛送给你们,你们就不会再受骗了。”说完,
莫沙布把布满血丝的眼睛抠了出来。眼睛在他手上闪着瑰丽的光茫,很亮,很美。他慢慢垂
下了自己的头,含着微笑静静地死去了。眼睛掉在水里,同江水融在一起,马上变成了一块
块血红的“江石”。这“江石”就是现在人们视为珍品的“红玛瑙”。有人说这“红玛瑙”
是莫沙布的鲜血染成的,还有人说这“红玛瑙”是莫沙布那颗善良的心,这话都有道理,但
更多的人还是不愿放弃那美丽而古老的传说,说这“红玛瑙”是莫沙布那善识真假,永远给
人以光明的眼睛。
娘娘小道的传说
相传在金代末期,皇帝来边疆巡边,一天他和大臣、卫士们来到象鼻山下的一个小山庄
(今伊拉哈镇新化村南三里处有旧址)。那个时候,小山庄前有七十二个莲花池,后靠雄伟的
象鼻山。七十二个莲花池就象七十二颗星星镶嵌在天鹅绒般的绿草地上,微风掠过,碧波荡
漾,送来阵阵莲花的芳香。水面上,水鸟嬉戏,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阳光下,绿草茵茵,
百鸟齐鸣,鲜花怒放,蝶舞蜂逐。象鼻山又恰似一块屏风耸立在庄后,树木葱茏,烟霭袅袅
,真象天境一般。
皇帝看中了这个地方,要在小山庄多待几天再走。大臣忙吩咐卫士搭起一座行宫,皇帝
住了进去,过起皇宫内院的生活。
第二天吃过早饭,皇帝要游山玩水,大臣和卫士们护卫着皇帝登上了雄伟的象鼻山。登
顶远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山水辉映,花草斑驳,好一番美景,皇帝禁不住连连叫好。
就在此时,只听马蹄声疾,转眼间,两匹骏马如流星闪电已停立在半山腰上。马上端坐二人
,一个是年逾花甲的老汉,一个是妙龄女子,全是猎装打扮。嘿,英姿勃勃,好不威武。特
别是那姑娘更是夺人心魄,只见她上身穿粉红色的小袄,外套鹿皮马褂,下身着绿缎子紧裤
,头戴狍头猎帽,脚蹬一双长筒毛朝外的皮靴,胯下一匹青鬃马,左握一张弓,右提三股叉
,年纪在十八岁左右,杏眼柳眉,粉面桃腮,小模样胜似天仙。众人看得呆了,特别是那皇
帝直勾勾、傻呆呆,已是魂飞天外。没等大家品过味来,只听一声马嘶,两人早已没入林中
,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皇帝已无心赏景,自言自语道:“这山沟野壑之处,竟有如此佳丽,
难得呀,难得!朕能有此人相伴,不虚此生。只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何时能让寡人再一睹
佳人的芳容?”言罢,连连叹气。
站在一旁的大臣心领神会,急忙跪倒奏道:“启奏万岁,行宫内此时正缺少姑娘,待微
臣查明情况,速速召进宫来,我主勿忧!”大臣匆匆忙忙来到小山庄,一打听,方知这两人是
象山老人和他的女儿美施姑娘。皇帝听后,眉飞色舞,立即传旨召美施姑娘进宫,封为娘娘
。并在小山庄选两名村女做宫娥伺侯皇上和娘娘。
美施姑娘进宫后,整日郁郁寡欢。皇帝问道:“娘娘已为大富大贵之人,因何不悦?”
美施答道:“妾不求富贵,只求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皇上为万乘之君,普天之下皆属皇上
,倘若他日皇上喜新厌旧,撇下奴家,岂不是命苦?”皇帝急忙答道:“娘娘勿忧,孤家与
娘娘终生相伴,决不背约!”美施信以为真。
一转眼,十五天过去了。大臣进宫奏道:“启奏万岁,皇上已离京多日了,该启驾回京
了”。此时,皇帝的感情已不如初,但碍于美施情真意浓,正愁无法脱身,于是当即准奏。
当晚行宫内非常热闹,皇帝对美施姑娘说道:“寡人还要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娘娘和寡人同
行不便,待寡人回京后再派人来接你,望娘娘在行宫中等候,不得与寡人分心!”
第二天,皇帝和大臣、卫士们走了,留下两名卫士和宫娥。娘娘眼望渐渐远去的皇帝,
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心中念道:“妾身已许君王,终生不渝,不知何时接我进京,共享夫
妻之情?”
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去一个月了,仍不见皇帝派人来,美施姑娘非常着急,每天早上
和晚上都由宫娥陪伴,步行到象鼻山顶去观望。可是,天苍苍,地茫茫,哪有人的踪影呵?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美施姑娘等啊,望啊,一直到老死,也没
见皇帝派人来接她。
娘娘每天两次上山下山,把山石踩出一条人行小道,到现在这条小道还没有长草,后人
就管这条小道叫“娘娘小道”。
科洛山的传说
二百多年前,科洛山下有个老汉,以种西瓜为营生。一个西瓜成熟季节的晚上,老汉正
在瓜窝棚里独自饮酒,来了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买瓜,老人就摘了些西瓜送到她们的面前。
她们吃完瓜,付了钱,就走了。老汉也不以为然。以后每天晚上这两个女子都来吃西瓜,老
人感到很纳闷,便问两个女子:“二位小姐天天光顾我的瓜棚,不知二位家居何处,尊姓大
名?”两个女子听后莞尔一笑,轻声答道:“老人家,咱们是邻居,俺俩姓常。”老头听后
朗声大笑,直率地说“开什么玩笑,这儿除了我一个瓜窝棚哪还有人家,咱们怎么会是邻居
?”其中的一个女子朝另一个女子会意的笑了笑,柔声地说:“老人家,往后你就知道了。
”
过了些日子西瓜罢园了,可是这两个女子还是经常晚上来老人这儿串门,碰上老头喝酒
还跟着@d:嫩江县志imagesHZ690734ZA.jpg几盅。日子长了,处得还满亲热呢。
有一天,来了个会憋宝的,当时人们都管他们叫“南方蛮子”。他问老汉:“老人家听
说过或见到过山上有两条大长虫吗?”老人摇了摇头。那个会憋宝的人说:“好吧,您老能
不能借个宿住?”老人说:“出门的人哪有背着房子走的,别说一宿,住几宿都行。”那人
连声称谢。晚上,老人又特意炒了几个菜,和会憋宝的人对饮起来。正在酒酣之际,两个女
子来了,没等老汉开口,两个女子便对那个会憋宝的人说:“咱们后天见!”说完掉头就走
了。
会憋宝的人对老汉说:“这两个女子就是那两条大长虫。”并说他是特意为抓她们而来
的,她们的眼睛是避风珠,是无价之宝。还说他一个人捉不住两条蛇,得需一个胆大的人帮
忙,问老人干不干。
老汉听了很不高兴,气哼哼地说:“什么?她们是大长虫?好端端的两个姑娘怎么成了
大长虫?我看你这人是不是想发财想疯了?”
“哪里的话,她们确实是长虫,已经成精了,是会变人的!”
“就是长虫精又怎么着?它不招你不惹你,为什么要害它?”
“她们的眼睛是宝贝,值钱呐!”
“值钱就害命吗?你这人也太歹毒了!做人要讲良心,不能为了几个屁钱就图财害命!
”
“你到底干不干!”憋宝的人火了。
“不干!”老人愤愤地说。
“不干,我就——”憋宝的人一脸杀气。
老人一看这家伙动了杀机,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如暂时应承下来,到时候再说。于
是,把语气缓和下来,平和地说道:“哎,大兄弟,不过这么说说而已,那能不干呢?宝贝
谁不喜欢呐,我活了七十多岁了,还真没见过宝贝呢,就是死了也不是短命的,怕什么?”
憋宝的人转怒为喜,说:“那好,事成之后我一定重谢。”接着,对老汉说:“后天咱
们上山,我站在山顶,你在半山腰,我给你把桃木剑,我把两匹白布用力撕,当我撕不动的
时候,你用桃木剑砍一下就行。不管看到什么吓人的事,你千万别跑,保险没事。”
到了第三天,老汉和憋宝的人早早就向科洛山走去。到了半山腰,憋宝人让老汉站下,
又把前天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才背着两匹白布向山顶走去。到了山项,他作起法来,只见
他个子越来越高,好像头都要顶上天了。他用力一撕,手中的白布就分成了两半,接着他又
把白布合在一起继续用力撕,这回可撕不动了。就在这时,血水象河水似的从山顶上哗哗地
流下来。老汉一看,心想:“拉倒吧,你发你的财吧,我可不稀罕什么宝巴,这辈子我就没
做过什么亏心事,今天也别污我的名声,走吧!”想到这里,扔下桃木剑就跑下山去了。
跑回家,等了好长时间,出屋往山顶上一看,血水不流了,憋宝人也不见了,只见山上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从那以后,憋宝人再也没回来。
过了些日子,那两个女子又来了,一进屋就向老汉连声道谢,说是老人救了她们的命,
并拿出一个金酒杯赠送给老人,说道:“俺姐俩就要走了,此生此世不会忘记您老的大恩大
德,送您一个酒杯留作纪念吧!”
自打那场大火以后,科洛山顶的石头就是红的了,而且还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