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下序
第一篇 农业
篇下序
1986年以后,嫩江县农业经济发展很快,但农业(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过大,县委、县政府
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逐步调整、优化。1992年,提出将种植业、畜牧业和乡镇企业的比例由60:
19:21,调整到1995年末为50:24:26,1997年末为45:25:30。1995年,县政府“九五”计
划报告中,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大产业从1995年的68.9%、4.1%、26.6%、0.4%,
调整到2000年为64.8%、5.6%、28.2%、1.4%。乡镇企业到2000年产值达到 115 000万元,五年
平均递增 28.4%。为实现调整目标,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畜、禽、渔养
殖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而打破了农村产业单一的格局。在农业内部结构中,渔业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县内养渔户达到 295户,养渔面积达7 333公顷,占县内可养渔水面的37.5%,
嫩江县1998年、1999年两年被黑龙江省评为驯化养渔先进县。2000年,乡镇企业产值增加值为
71 210万元,总收入达到74 000万元。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使乡镇企业、养殖业经济效益、经营利润大幅度增长,县财
政利税收入大大增加。2000年,全县向国家出售粮油达到16.7吨,县财政上解资金 3.6亿元。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嫩江县迈进了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行列。嫩江县墨尔
根乡巨祥村,实现了粮牧企、贸工农、农科教和城乡四个一体化,村办企业达到 1 880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3 500元,比1985年提高9倍,成为黑龙江省百强村之一。林业、畜牧业也均有不
同程度的发展。
1985~2000年县口径农林牧渔乡办工业企业产值比例表
表1—1 单位:万元
0000061;[/$$p]
续表
0000062;[/$$p]
注:1、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乡办工业企业产值为现价工业总产值,2000 年数值为乡镇
企业总收入。
2、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其它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