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
一、农作物种类
(一)粮食作物
1.春小麦
春小麦是嫩江县主要粮食作物。1986~2000年,县管小麦播种面积 4万公顷,占县管总播
种面积40%,总产量 13~18万吨。近年来,由于高产抗病品种、氮磷化肥的合理施用和测土配
方施肥技术、药剂拌种和除草剂的普遍应用,大面积高产攻关综合丰收技术的实施,小麦增产
很快,公顷单产达3 825公斤,比1985年的单产2 280公斤,增长67.76%。1988年,克丰 6号小
麦等优质小麦种植比例占县管小麦总播种面积84.7%。
2.谷子
1985年前,谷子为主要粮食作物,历年播种面积4 000公顷左右,占县内总播种面积3.8%。
1990年后,随农作物种棺结构的调整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种植结构面积逐年减少,到1994年基
本绝迹。
3.水稻
嫩江县有适于开垦种植水稻荒地3 000公顷左右,而且水资源丰富。 远在伪满时期就有朝
鲜族农民在嫩江县旭光村零星种植水稻。为合理开发利用低洼易涝地,调整种植业结构。1987
年,成立水稻开发办公室,在伊拉哈镇、长福乡、前进乡、联兴乡、嫩江镇 5个乡镇19公顷低
洼地上,采用自流引水、井灌等形式进行水稻旱育稀植试验,两年试验获得成功。平均每公顷
单产5 496公斤。单产最高地块获每公顷7 500公斤。从此全县开始大规模水稻栽培。1988~2000
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最低为 20公顷,高峰期种植水稻达到1 180公顷,公顷单产4 500~5 286
公斤。
4.玉米
1985年前,玉米是嫩江县主要粮食作物。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由粮食作物转为饲料作物,
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达到6 701公顷,占县管播种面积5.2%,比1985年增加了3倍。由于推广
“早、密、高”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等丰产栽培技术,玉米单产增长很快。1998年,单产
每公顷5 162公斤,比1985年单产提高1.4倍。
5.大豆
大豆是嫩江县优势作物,1986~2000年,播种面积由40 044公顷上升到74 849公顷,占县
管总播种面积38.2%~46.9%。大豆单产因受自然灾害影响(旱、涝、低温、冷害),年际间波动
幅度较大,平均每公顷波动幅度在1 440~2 565公斤之间,亩产量相差近 1倍。大豆总产量在
0.71~1.9亿公斤之间。
6.马铃薯
嫩江县是马铃薯不退化区,适于种植马铃薯,县境内有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所属马铃薯种
薯场。 嫩江县是为南方省份提供马铃薯种薯的种植基地。 1978年,县内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
6 889.4公顷,占当年县管总播种面积 6.8%。以后种薯基地被讷河市所取代。近年马铃薯播种
面积仅占县管总播种面积3%左右。1986~2000年,公顷单产在3 000~4 500公斤,总产1~2万
吨。随着全县效益型农业的发展,马铃薯是急待开发的优势作物。
(二)经济作物
1.甜菜
甜菜是嫩江县的优势作物,含糖量高,其效益高曾被称为“金疙瘩”。近年因受市场的制
约,种植面积下降。1986~2000年,县内甜菜播种面积在2 390~8 667公顷之间,占县管总播
种面积2%~8%,单产每公顷12~22.5吨,总产3~13.5万吨。
2.油菜籽
嫩江县种植的油菜籽具有含油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深受南方省份菜籽油厂客商欢迎,是
嫩江县具有种植潜力的优势作物。1986~2000年,县内播种面积为146~5 203公顷,占县管总
播种面积0.13%~4%。公顷单产在1 250~1 530公斤之间,总产0.62万吨。
3.白瓜子
1989年,全县开始大面积种植白瓜子,县内播种面积571公顷,单产每公顷991.2公斤,总
产566吨。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嫩江县是黑龙江省麦、豆主产区。1985年,嫩江县种植业中小麦、大豆种植比例占县管总
播种面积的84.3%,甜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占 7%。在粮食作物中,饲料作物玉米种
植比例占6.7%。为改变这种“单打一”式的作物种植结构,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建设效益型农业,实现“粮、经、饲”三元结构格局的农业发展要求,
1986~2000年,对县内种植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2000年统计:克丰 6号等优质麦种植比例上
升到小麦总面积的80%,劣质麦种植比例由1986年的44%下降到28%; 优质大豆种植比例由1986
年的38%上升到47%;饲料作物植玉米种植比例由1986年的1.5%上升到5.2%;经济作物种植比例
由1986年的5%上升到10%。
1986~2000年小麦、大豆、玉米、经济作物面积比例表
表1-2 单位:万公顷
0000063;[/$$p]
三、品种区划
嫩江县各乡(镇)农作物品种按自然光热条件和生态型分4个品种区。
(一)第一品种区
位于嫩江县最南部,包括伊拉哈镇的黎明村、三星村、永发村、五四村、五一村、晨光村、
古城村、山湾村 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52万公顷,占县管耕地面积4.1%。属于省内第三积温
带,活动积温2 300~2 500℃,无霜期115~125天。这一区农作物主要品种:小麦主栽品种克
旱9号、克旱10号,搭配品种克旱11号、克旱13号、龙麦16号。大豆主栽品种黑河 9号、九丰7
号、黑河5号。玉米直播种子乌尔拉、边9903、覆膜种子龙单8号。谷子主栽品种嫩选11号,搭
配品种黑谷2号。水稻主栽品种黑粳4号、黑粳5号。
(二)第二品种区
位于嫩江县中南部,包括伊拉哈镇北部,海江镇、双山镇、前进镇、县良种场、墨尔根乡、
长福乡、临江乡、新胜乡、联兴乡与科洛乡西部。耕地面积8.6万公顷,占县管耕地面积67.2%。
属于省内第四积温带,活动积温2 100~2 300℃,无霜期105~115天。农作物主要品种:小麦
主栽品种克旱9号、克旱10号、龙麦19号、克丰6号,搭配品种克旱13号、龙麦17号、龙幅91B569。
大豆主栽品种黑河9号、黑河10号、黑河19号、北丰11号,搭配品种黑河5号、黑河18号、九丰
7号。玉米直播品种乌尔拉、边3—22、海玉5号、克单6号,覆膜玉米品种东农248、海玉6号。
谷子主栽品种嫩选11号,搭配品种黑谷2号。水稻主栽品种黑粳4号、黑粳5号。
(三)第三品种区
位于嫩江县东部和中、北部。包括科洛乡东部、白云乡、麦海乡、塔溪乡、门鲁河乡、座
虎滩乡、霍龙门乡和嫩江种畜场。耕地面积2.61万公顷,占县管耕地面积 20.3%。属于省内第
五积温带,活动积温1 900~2 100℃,无霜期95~105天。 农作物主要品种:小麦主栽品种新
克旱9号、龙麦19号、克丰 6号,搭配品种克旱13号、龙幅91B569号、九三93—129。大豆主栽
品种北丰7号、黑河17号、北丰15号,搭配品种北丰3号、黑河11号。玉米主栽品种火包米。谷
子主栽品种90年代初毛毛谷。油菜籽主栽品种皮维特、格劳保、青油14号。
(四)第四品种区
位于嫩江县最北部,包括霍龙门乡二道坎村、多宝山镇、卧都河乡。耕地面积1.07万公顷,
占县管耕地面积8.4%。属于省内第六积温带,活动积温 1 900℃以下,无霜期80~95天。主要
农作物品种:小麦主栽品种新克旱9号、龙麦19号、克丰6号、龙幅91B569,搭配品种克丰 3号、
克旱10号、龙麦20号、九三91—129。大豆主栽品种东农40号、黑河11号、黑河12号、北疆1号,
搭配品种东农41号、黑河14号、内豆4号。油菜主栽品种格劳保、克维特、垦油1号、青油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