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供电 供热

第三节 供电 供热



  

  一、供 电

  (一)供电范围

  嫩江县是农业大县,幅员面积大,全县各乡镇多属山区、半山区,地处偏僻,村屯分散。
1986年以前,电网建设较落后。供电范围仅局限于县城用电、县办工业用电和靠县城附近的乡
(镇)政府及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用电。全县行政村用电率仅达30.08%,自然屯达 28.1%,农
村农户用电率更低。1986年后,围绕全县经济建设计划,制定农电建设发展规划,调整供电布
局,先后筹集资金3 108.5万元进行电网建设,嫩江至黑宝山煤矿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投资730
万元,是全省农网第一条由用户集资建成的110千伏送变电工程。

  嫩江电业局从1986~1996年,全县境内送配电网架已经完成。共新架设 110千伏送电线路
117.8公里,35千伏送电线路9条380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 39条2 170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
所1座,主变容量16 000千伏安/2台。嫩江110千伏变电所又新增装主变10 000千伏安/1台。新
建35千伏变电所、塔 18座,主变容量23 050千伏安/20台。新装10千伏配电变压器34 823千伏
安/744台。在新的网架建成和设备投入运行后,投入资金938.91万元,更换主变4 000千伏安/
2台,更换节能变压器6 301千伏安/103台。改造变台181座,更换电杆3 155基,导线63.8吨共
223个更新改造项目。

  嫩江电业局现担负着全县16个乡镇(外供的内蒙古自治区2个旗和黑河市 3个县的部分用户
未计),318个村,420个自然屯,2个县属农场,3个大型国营农场,3个金矿,2个铜矿,2个大
型国有煤矿,10个林场,56家军办农场及国有铁路和地方铁路的供电任务。全县总供电面积1.5
万平方公里。嫩江电业局成为黑河网局唯一能够跨省、跨县供电的县级电业局。

  (二)供售电量

  1985年,全县供电量仅3 119.8万千瓦时。1986年后,全县大规模地进行电网建设,到2000
年,高低压配电网络在全县城乡形成。1994年供电量首次超亿千瓦时,跨入了全省农电系统大
型企业行列。1994年比1993年增加供电量1 273.55千瓦时。1994年供电量实际达到10 376.8万
千瓦时。售电量在1996年首次突破 1亿千瓦时,达到10 450万千瓦时。1994~1999年,供电量
从连续 6年超亿千瓦时,1999年供电量达到12 345.3万千瓦时。售电量连续4年超亿千瓦时(从
1996~1999年)。1999年,售电量达到 11 460万千瓦时。在全省农电系统供电量排名第五位。
资产净值增长率达到92.69%,人均劳动生产率14 141元,国有固定资产6 102万元。

  (三)县城用电

  1986年前,县城用电量较小,年用电量仅 567万千瓦时。1986年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
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各类用电逐年急骤增长。截至1999年底,县城各类用户
已发展到28 000户,用电率达100%,1999年用电量达6 197万千瓦时,其中生活用电量达3 020
万千瓦时,工业生产单位年用电量 3 177万千瓦时。现已架设高压配电线路70.3公里,低压配
电线路152.52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287台,容量32 117千伏安。

  (四)农村用电

  1986年前,农村用电率较低,除部分乡(镇)通电外,全县很多行政村和自然屯未能通电。
农村生活用电量只有 700多万千瓦时。1986年后,由于加速全县电网建设,农村用电迅速普及。
采取合理规划农村农电布局,为农村就近用电提供电源,减轻办电经费负担,实行农电体制改
革,整顿和降低农村电价,把电价限制在省定最高限价范围内,使电费负担合理。开展农电标
准化建设,对高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配电台区进行彻底改造,消灭三类设备,淘汰高
能耗变压器,降低线损,保证农村安全、经济、正常用电。 到1990年,全县农村农业用电(含
农民生活用电)、乡企用电双超 1千万千瓦时,农业用电(含农民生活用电)达1 006万千瓦时,
乡企用电达1 829万千瓦时。 到1995年双超2 000万千瓦时,农业用电(含农民生活用电)2 080
万千瓦时,乡企用电2 677万千瓦时。到1999年末,农业用电(含农民生活用电)2 406万千瓦时,
乡企用电2 857万千瓦时。

   1986~2000年嫩江县电业局供电量统计表
  表2—12 单位:万千瓦时



  二、供 热

  1992年,利用嫩江列车发电厂发电的余热向嫩江县城供热。当年,开工铺设供热管道,供
热面积达10万平方米。1993年,供热面积增加了3万平方米,供热效果很好。

  1994年,列车发电厂2 500千瓦供热机组工程(新增6T锅炉1台)对汽轮机本体进行改革,增
加供热面积4万平方米,总计达17万平方米。供热水温达到了国家要求。

  1997年,列车发电厂新建 1台20吨/小时锅炉,新建、改造供热管道2 774米,年末集中供
热面积达26万平方米。

  1999年,实现城市集中供热,对原有的列车发电机组进行了全面维修,新电厂扩建任务配
套工程全面完成,2台20吨/4,时锅炉,1台3 000千瓦机组,实现供热面积3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