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煤炭

第三节 煤炭




  1986年,省直黑宝山煤矿开始筹建,同期集体煤矿有铜新煤矿、四连村煤矿、扶贫煤矿、
嫩北农场煤矿。到2000年末,有黑宝山煤矿、一五一煤矿、三岔河煤矿、铜新煤矿、黑宝山煤
矿井工区一井、黑宝山煤矿井工区二井等 6处国营煤矿,有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学校实习煤矿、
星光煤矿、一五一煤矿东北角立井、一五一煤矿十二井、军民联建煤矿、富河村煤矿等17处集
体煤矿。共有煤矿23处,均在嫩江县多宝山镇境内。1997年产煤100万吨,实现利润1 000万元,
上缴税金300万元。截至2000年累计产煤875万吨。

  一、国营煤矿

  县境内有黑宝山煤矿、一五一煤矿、三岔河煤矿、铜新煤矿、黑宝山煤矿井工区一井、黑
宝山煤矿井工区二井等6处国营煤矿,可采总储量4 500万吨,综合年生产能力70万吨。

  (一)黑宝山煤矿

  黑宝山煤矿为中型煤炭企业,位于嫩江县多宝山镇境内,地处东经125°45′、北纬50°22′,
海拔400~456米,全矿占地面积4.63平方公里。煤矿主要生产3、4、9、22四个等级的原煤。1986
年,煤矿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完成总投资2 200万元。 完成矿建投资331.74万元,剥岩75.7
万立方米,采煤22万吨;完成设备投资677万元,购进各种型号设备136台(件),完成土建投资
875 万元,土建总面积22 270平方米。开拓量、回采量和主要工程出入沟、开段沟、采剥平盘
等均达到设计标准。通讯、照明、排水、运输等辅助生产系统已基本形成。

  1990年,煤矿完成第二期建设工程,共完成总投资 2 710万元。矿建投资515.92万元,矿
建剥岩量193.1万立方米;土建投资777.2万元,土建工程量16 234平方米;设备投资958.47万
元,购置设备69台(套)。1996年,黑宝山煤矿组建嫩江县黑宝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
制,发展非煤产业、非国有经济,公司成立了采煤一部、采煤二部、采煤三部,接收宏伟煤矿,
收购乌金二矿,承包嫩江县煤炭管理局三岔河煤矿,组织人力开采不易机采的边角煤区,并经
营农场,进行农业开发,增强了煤矿的发展动力。

  1998年10月,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省地方煤炭工业
(集团)总公司所属煤矿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原黑龙江省黑宝山煤矿正式更名为黑
河市黑宝山煤矿。1999年,煤矿实行资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管理方式,坚持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实现宏观调控,微观搞活,走集约化经营道路,促进企业发
展。

  2000年,煤矿在资产经营工作中,坚持以优质服务和灵活价格赢得用户信任,并努力降低
生产成本,全年完成煤炭销售54.95万吨,实现利润 54.3万元,实现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安全生
产。煤矿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和经营机制,确定内抓管理降成本,外抓市场增加收入,两个文明
一齐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的经营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至2000年,全矿共有教学使用面积 2 816平方米,学校设有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实验
室及体育教室、图书馆、档案室、微机室。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了微机课。学校有高级职称教
师3名、中级职称教师18名、初级职称教师 14名,教师队伍的文化程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学
校成为嫩江县第一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职工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
医科、检验科等科室,各科室拥用先进诊疗设备,为一所综合性医疗机构,医院中级职称人员
占全院职工40%,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 1996年,煤矿电视台开办自办节目,内容多
以矿区新闻为主,及时报道会议消息、生产情况、好人好事,每周制作2~3期,每期30分钟。
2000年,矿区居民已能收看到19套电视节目。图书阅览室、舞厅、游艺室每晚开放,丰富了职
工业余文化生活。职工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到2000年职工人均收入达9 853元。1986~2000年,
煤矿共完成剥岩量3 878.5万立方米,采煤604.3万吨,发电18 288万度,供电13 343万度。15
年间,煤矿不断壮大,辖3个采煤区,1个自备电厂及选煤场、机修厂、化肥厂等直属企业,并
组建了黑宝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嫩江县金星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固
定资产1.5亿元,年产煤60万吨,销售收入5 000万元的中型现代化矿山企业。

   1987~2000年黑宝山煤矿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表2—15



  (二)一五一煤矿

  一五一煤矿始建于1990年9月1日,先后隶属于省煤炭局,省地煤总公司,1998年10月下放
到黑河市管理。

  一五一煤矿矿井原设计能力为 45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用两对斜井开拓,其
中一井为30万吨/年,二井为15万吨/年,投资总额为8 960万元。

  建设期间,总计完成国家投资3 200万元,实际完成工作量为3 800万元,基建期出现了600
万元的超支。

  1993年末,由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压缩基建投资,煤矿建设投资中断,停止建设,转入
简易生产。到2000年已达到年产10万吨的生产能力。一五一煤矿地质储量为 3 229万吨,煤田
东西走向长5公里,倾斜2公里,区内可采煤层三层,Ⅱ号层为主煤层。煤种为长焰煤,发热量
平均为5 500大卡左右,挥发份高、灰份低,属于优质动力煤。 资源量大、煤质好是一五一煤
矿经济发展的优势。

  矿区范围内有矿直属井口3个(一井、三井三斜、六井二斜),年产量为8万吨,另外有对外
承包小井11处(原为21处关井压产关闭10处,剩下11处),年产量 2万吨左右。由于历史、经济
和资源条件等原因,形成了一五一煤矿大井资源小井分段开采的经营模式。

   1994~2000年一五一煤矿经营情况一览表
  表2—16



  续表




  (三)三岔河煤矿

  三岔河煤矿座落在多宝山镇矿山村境内。1992年始建,矿区面积 3平方公里。提交地质储
量271万吨,单一煤层,煤种为长焰煤,平均发热量5 600大卡/千克,平均灰分为15%,用作动
力、一般工业和民用燃料。 初步设计为片盘斜井开拓,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1992年末完
成开拓工程量300米,仅为设计的15%。1993年初改变设计方案,由原来的片盘斜井改为三斜三
立。1994年一斜、二斜建成投产,主井提升采用JT1200型绞车配U型 1吨矿车,主井内铺设600
毫米轨距窄轨,井筒为梯形断面木棚支护,井筒长度 340米,井下投产移交一个炮采工作面,
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开采。截止2000年底,共产原煤 15万吨,工业总产值560万元,上缴税
金50万元。

  (四)铜新煤矿

  铜新煤矿座落在多宝山镇矿山村南3公里处,隶属于多宝山铜矿。井田面积6.6万平方米,
井田地质储量为40万吨,可采储量30万吨。1986年开始筹建,开采方式为露天。剥岩工具为推
土机,运输工具为汽车,人力装车,年剥岩3万立方米,生产原煤1万吨。1997年,因剥岩量增
大,改为斜井与立井配合的开拓方式。年底完成主斜井140米,运输平巷,通风平巷各 70米,
移交一炮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木支护。至2000年末,累计生产原煤25万吨。

  二、集体煤矿

  县境内有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学校实习煤矿、军民联建煤矿、一五一煤矿东北角立井等17处
集体煤矿,可采总储量约110万吨,综合全年生产能力为28万吨。

  (一)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学校实习煤矿

  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学校实习煤矿座落在多宝山镇矿山村南 2公里处,矿区含煤一层,井田
面积6.4万平方米,井田地质储量为23.28万吨,可采储量为16.3万吨。煤田呈单斜构造。长焰
煤,低硫、低磷、低灰分,发热量在 5 600大卡左右。1989年开始建井,矿井开拓方式为片盘
斜井。1991年完成井筒工程80米,并因井下涌水较大而停建。1993年继续建井。1994年底主井
完成开拓工程量160米,付井完成开拓工程量180米,均达到设计开采水平,但未见煤,开始采
用巷探工程找煤。1995年,井下掘出二段斜下,并掘出零路平巷和一路平巷,形成开采区段,
达到投产状态。1996年,为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在井下掘出一条运输大巷与主井贯通,并在贯
通处建一井下煤仓,形成回采工作面到地面的连续机械运输。并将主提升机由原来的JD25型调
度绞车换成JT800提升绞车。矿井通风机由原来的JBT51-2型局扇改为25KW的节能主扇。至2000
年底,累计生产原煤12万吨,实现工业产值480万元,上缴税金30万元。

  (二)军民联建煤矿

  军民联建煤矿座落在多宝山镇矿山村南4公里处,隶属于多宝山镇,井田面积4万平方米,
井田地质储量12万吨,可采储量9.6万吨,矿井为立井开拓,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1997年建
井,1998年建成投产。主井为1.4×1.4米的正方形断面,盘木支护,井深 105米,采用JD25绞
车配防坠箕斗提升,提升井架为钢管自制,实际年生产能力为1.5万吨。

  (三)一五一煤矿东北角立井

  一五一煤矿东北角立井座落在多宝山镇矿山村西 3公里处。矿区含煤一层,井田地质储量
为40.5万吨,可采储量为32万吨。矿井始建于1995年,采用双立井开拓方式。1996年建成投产,
主井深110米,风井深 90米,采用中央边界式布置。井下采用房柱式开采方法,爆破落煤。主
提机为JT800,井架为自制。1999年生产原煤1.5万吨,2000年生产原煤2万吨。

  三、煤炭行业管理

  为了实现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合理充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县煤
炭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对全县境内各煤矿实行行业管理权。

  (一)依法办矿

  严把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关。开办煤矿必须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使有限的资源
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严把办矿审批关。开办煤矿必须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装备和技术人才,无争
议的煤炭资源,有资质部门的采矿设计、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培训,办矿负责人具有煤炭主
管部门颁发的矿长资格证书,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对已生产的煤矿煤炭局按规
定逐项整顿。

  严把煤炭生产许可证关。煤炭生产许可证是从事煤炭生产经营的法定资格,国家对此项工
作采取的是两级发证、三级管理、四级监督。煤炭局做为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部门,一
方面做好了申请办证工作,另一方面做好监督管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工作。

  (二)安全生产

  首先做好了矿(井)长任职资格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矿(井)长持证指挥生产,特
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同时坚持依法监督,依法处理事故,保护国家财产和工人生命安全。

  (三)煤炭经营

  按照《煤炭法》关于经营企业的规定,对煤炭经营者逐户进行清理、整顿,对不符合条件
的一律停业,对未经批准,无营业执照的一律关停。经过清理整顿,解决了煤炭流通领域中经
营主体过多、竞争无序的问题,规范了煤炭交易市场,保护了煤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四)技术管理

  煤炭局加强了技术管理,对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进行定期交换和
井下跟踪测量。同时对无测绘能力的煤矿提供技术服务,年均完成井下罗盘导向测量 3 500米。
把科学技术真正落实到煤矿的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五)关井压产

  199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嫩江县开始进
行关井压产工作。至1999年末关闭了先富村振兴煤矿、黑宝山龙达煤矿、龙军煤矿等27处矿井,
压产13.5万吨。2000年关闭了临江煤矿、海江二矿、东风煤矿等8处矿井,压产4.8万吨。至2000
年末,县煤炭局所辖煤矿21处,其中有嫩江县三岔河煤矿、铜新煤矿等 4处国营煤矿和星光煤
矿、乌金煤矿等17处集体煤矿,年综合生产能力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