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输
第二节 运输
道路运输实行“一家管理,多家竞争,鼓励竞争,合理竞争”的政策,调动了各方面力量
发展道路运输的积极性。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及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
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新形势。1999年,县内客货车、吉普车、轿车及其他机动
车6 654台,大小型轮式拖拉机8 400台,有近万台机动车从事道路运输。
一、旅客运输
1984年,国务院允许个人经营运输业,本县开始逐步开放旅客运输。在客运线路上,坚持
国营跑干线,个体跑支线的原则。1993年,开始对一些营业线路进行招标。1994年,全县有客
车58台(其中农场14台),营运线路48条(其中农场12条),出租车 205台。1995年,根据黑龙江
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开放道路运输市场的若干政策规定》,进一步开放旅客运输市场,2000
年底,全县共有客车191台(其中农场48台),是1985年的2.3倍;主要营业线路139条(其中农场
28条),是1985年的7.7倍;每天运行班次302台次(其中农场70台次);完成客运量133.6万人次,
客运周转量4 800万人/公里。 全县所有乡(镇)、农场都有客车通达,村屯通客车率达79.7%,
初步形成了以嫩江镇和九三分局为中心的县乡贯通的公路客运网。嫩江通往周边各市、县、省
城的公路客车,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割据运输。1998年,开通了嫩江至哈尔滨卧铺车,夕发朝至,
舒适方便。开通海伦长途客车。同年,新进45台中型客车,开辟14个乡(镇)的客运路线,仅此,
每天增加200个班次,年客运量增加 1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增加440.1万人/公里。客运的迅速
发展,缓和了公路客运的紧张局面。同时也使客运市场出现了激烈竞争局面。为招揽旅客,车
主本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旅客第一的精神,开展优质服务,开辟了早进城,晚归乡的班车,
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在客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车型也不断更新换代,向快捷、舒适发展。冬季长途客车运
距超过30公里以上普遍安装符合省地方标准的采暖装置,为保证旅客人身安全,安装车用一氧
化碳报警器。有的长途车设软席、安装空调,为旅客提供了安全、迅速、舒适、方便的旅行条
件。
镇内客运。1982年,镇内始有后三轮摩托车接送站兼货运。1985年,已有 170台。1993年,
下岗职工增多,许多人购买把式小型后三轮摩托车,因最初品牌是“港田”,以后人们将这类
车都习惯称港田。可乘 4人,因其运价低,机动灵活,夏季乘坐较凉爽,在运输市场上占有一
席之地。
1999年已达 567台。 1993年,“天津大发”牌微型车出现在市内出租客运市场,其后,
“松花江”微型车也投入使用,人们习惯将其与“天津大发”和称“大发”。随后,夏利、桑
塔那等轿车出现在客运市场。1999年,微型车及轿车共有892台。
市内客运出租车的迅速发展,使运价大幅下跌。1998年春,运管站到公路管理站(5.4公里)
微型车运价达12元。1999~2000年初,只用 5元钱。2000年,不过立交桥一般都是3元,轿车5
元。
二、货物运输
(一)运输经济结构的变化
公路运输实行开放搞活政策,货运市场经济结构为国有、集体和个体三种经济形式。1987
年,二运公司关停,运输市场上只存在国有、个体两种经济形式。随着1995年国有运输企业运
输公司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运输公司货车全部卖给个人。农机车队、石油车队、林业车队、县
社车队等一些企业车队,因内部负担过重和设备老旧等原因,竞争能力不佳,相继解体。其他
企业单位自备货车有的私车公落,有的变卖给个人,仍落在单位的户上,国有形式名存实亡。
只有糖厂车队(13台货车)、地铁车队(10台货车)、铜矿车队(9台货车)、粮食车队(9台货车)为
生产需要,维持营运,共有41台货车。这些车队中,有的面临解体。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
所占比重越来越小。1987年,县内个体营运货车463台,占全县货车总数的28%,1999年,个体
营运货车占全县营业货车总数的 95.4%。在农村运输上,已经由过去的亲友相帮,发展到营业
运输,所有村屯都有季节性或专业运输户,使农村道路运输成为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是
运输经济结构的新视点。
(二)运力结构的演变
老式解放牌CA95型、CA110型、东风140型已被淘汰。新的车型不断出现。从载重量上,打
破了一律 4吨的模式,大、中、小型结合。大型的8吨以上,中型的5吨,小型的0.5~1.5吨,
有适合载体积大、重量轻的加长车,有大吨位长厢体的挂车。在燃油上,有汽油车,也有成本
低、功率大的柴油车。车辆行驶速度也大大加快。舒适性上,驾驶室普遍装有暖风,有的装卧
铺。运长途大宗货物,带卧铺的平头柴油车最受货主青睐。各种小型货车能满足小量零星物资
运输的需要。
“港田”装货载客都很方便。原来竞争能力日衰的畜力车,经营范围更加缩小,主要用于
零星物资如水泥、白灰等建材的运输,但畜力车数量较1985年略有增加。由于近几年附近农村
人均耕地渐少,剩余劳动力日增,许多农民赶着自己的畜力车进城搞运输。畜力车安排就业与
日益加强的环境卫生建设已经构成了矛盾,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小型拖拉机 (20
马力以下)以其运输成本低、分布广、便于装卸等特点,用来运砂石、红砖、水泥等建材物资。
农村运输除占主体地位的小型拖拉机外,还出现了农用汽车和年轻的专业运输车主。百余台人
力三轮车,因车厢在前,人骑在后,俗称“倒骑驴”,分布于主要商业区或街口,车主可以送
货上门,服务到家。
(三)主要物资的运输
粮食运输由于运力充足,可以随时运输。煤炭运输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居民随时都可以
在家门口买到煤,机关、企事业生产、生活用煤随用随运。生产生活物资除大宗远途物资火车
运输外,一般都用汽车运输。这些汽车一部分在运输市场雇用,一部分是零担车。最初从外地
运进的物资一部分运到单位,一部分进入本地居民家中。这些居民家有的成了某类物资的集散
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配货点。这些配货点有的起名挂牌叫运服公司、空车配货站××专线等,
开展整车配货、零担发运业务。 1995年,货运站在运输公司院内成立零担班车中转站,5月18
日正式营业。其后又在齐齐哈尔市、辽宁溪柳建分站,1996年,在哈尔滨市成立了嫩江县公路
货运站驻哈尔滨市零担分站。使哈尔滨市到嫩江的货物不再在齐齐哈尔市中转。1998年,在沈
阳、齐齐哈尔市等地开设零担分站。经营一段时间后,这几家分站都由个人经营。嫩江镇内较
大的配货站两家:嫩江县顺达空车配货站,经营嫩江—齐齐哈尔—哈尔滨专线,整车配货,零
担发运。地址糖果厂院内。嫩江县振宇运服公司,地址土产公司院内。这些配货站在外地不设
分部,只是接收、仓储与向外配货。配货的物资不论大小,不分多少,配货站都热情为货主服
务。配货站因价廉、快捷、手续简便,服务热情,与火车零担运输相比,很有竞争力。
1995年 3月,根据黑龙江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开放运输市场的若干政策规定》,嫩江县
进一步开放了货运市场。当年批准了68台营运货车,6台专用车(油罐车、自卸车、吊车、冷藏
车等),其中大吨位车13台。1999年,发展到910台。运输车辆发展的适度超前,运输市场出现
竞争激烈、运价下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