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方铁路 嫩江地方铁路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以经营嫩黑地方铁路运输生产为主业,
拥有固定资产23 287.36万元(含土地资产12 800万元)。2000年有职工1 190人,下设 7室:行
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企业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室、安全监察室、工会办公室、收入检查
室; 6科:运输科、财务科、工电科、房产科、人事科、生活科;1段:机辆段;1所:调度所;
1分处:公安分处; 2个分中心:嫩江分局财务管理分中心、物资采购供应分中心(简称物资采
购分站);4个公司:经贸总公司、工程公司、路通公司、煤炭销售公司。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解决东煤西运、缓解哈尔滨铁路局枢纽压力和开发西北部地区矿产
资源、繁荣地方经济,于1985年 1月23~26日,在嫩江县召集一次复建嫩黑地方铁路可行性研
究论证会,铁道部、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煤炭工业部、哈尔滨铁路局、铁道部13工程局、省建
委、省地方铁路公司、嫩江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论证、认定了《嫩江
至黑宝山铁路复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任务书》。同年 3月20日,省计经委以 113号文件下达了
《关于嫩江至黑宝山铁路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及任务书的批复》。
复建嫩黑地方铁路工程,由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铁路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工程总预算
9 899.59万元,其中,嫩黑线9 499.59万元,嫩江站场改造400万元。资金来源:煤炭部4 000
万元、铁道部3 000万元(由哈尔滨铁路局提供旧钢轨、配件、再用枕、机车、车辆、通信设备
等,计价作为投资金额),其余款额由黑龙江省政府投资。 嫩黑线各站房屋及相应配套工程和
给排水工程,由省地方铁路公司负责组织施工,其余工程,由哈尔滨铁路局负责施工。为了节
省资金,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坚持“固本简末、先通后备”的原则,每公里造价仅用70.6万元。
这项工程,1985年10月 8日破土动工,1988年11月25日初步验收,1988年11月29日交付给
嫩江地方铁路管理处(嫩江地方铁路分局的前身),临管、临运。1989年 8月31日,经省政府组
织的验收委员会验收,定为工企二级线路,工程质量评为优良。1989年 8月31日剪彩正式通车。
1990年 6月30日,铁道部运输局批准嫩黑地方铁路与全国铁路有货物运输业务或开办直通运输
业务。
嫩黑线开通运营十多年来,双文明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截至2000年末,累计完成货运量
892万吨,运送旅客147.6万人次。实现换算周转量 147 041.4万吨公里。运输总收入28 211.2
万元,缴纳税金809.34万元,上缴管理费1 257.79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 398.97万元,实
现利润969.29万元
嫩江地方铁路分局1996年被中国地方铁路协会授予“扭亏先锋”称号,被省地方铁路局命
名为“文明单位”,1996、1997年,分局党委被省直属工委评为“先进党组织”,1998年,分
局被中国地方铁路协会授予“增盈企业”称号,分局党委被省直工委评为“标准化党委”,分
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称号,被黑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
称号。
一、线 路
嫩黑地方铁路,属于复建工程,座落在嫩江县境内,走向与嫩黑铁路和霍鸥铁路相同。起
于嫩江站,终到黑宝山站。全线总长168.892公里,其中正线 156.062公里,段管线3.346公里,
岔线0.723公里。共设道岔53组,其中正线设道岔16组,到发线设道岔 11组,其他线设道岔26
组。线路设道口49处,其中有人看守道口3处,无人看守道口46处。
(一)正线
线路主要标准和工程质量。线路为标准轨距、工企二级线路,路基宽 5.6米;限制坡度上
行12‰,下行16‰,最大坡长1 600米,最小曲线半径300米,到发线有效长度560米,预留560
米;线路限制时速40公里;牵引定数上行1 150±50吨、下行750±50吨;线路铺设 40B再用钢
轨141.99公里,43B轨26.785公里;轨枕:铪枕1.066公里,其余皆用木枕,70%再用枕,30%新
枕;线上零配件:60%旧料,40%新料;道床:混沙道床 120.55公里(0-96、120-140公里)、碎
石道床48.22公里(96-120、140-156公里)。
全线设桥梁22座,其中大桥3座(40公里大桥、74公里大桥、119公里大桥),491.85延长米,
中桥12座,546延长米,小桥7座,637.49延长米;设涵洞170个,其中箱涵102个,管涵66个,
明渠2个。
沿线设有架空明线通信干线151.10公里;长途通信采用两套3路载波机4台,音频分机43台,
电话集中机7台,长途通信通过人工转接方式进行;地区通信采用纵横自动电话交换机2台,铁
路专用通信采用70年代定型的双音远呼调度电话;各段与养路工区设通信电话227台。
沿线信号设备制式为:联锁设备采用8082色灯电器联锁,闭塞设备采用 64D继电半自动闭
塞方式。设有信号机41台,机械联锁道岔38组,轨道电路19个区段,面板式控制台 6面,组合
架12架,继电器、变压器、整流器等1 128台,电缆6 480延长米。
(二)专用线
嫩黑地方铁路设有6条专用线,即66公里珍珠岩专用线、108公里采石场专用线、星火乡站
内林业专用线、煤专线、黑宝山站区煤矿专用线和油专线。
二、运 输
嫩黑地方铁路的运输生产,就是安全、准确、迅速地实现旅客与货物的位移,从而体现出
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各站简介
机辆段座落在嫩江县城郊,与国铁折返段毗邻,占地4.67公顷,拥有段管线二条,配备建
设型机车6台,C62A型自备车40辆,客车4辆,机辆段是分局运输生产所需要的动力、水、电的
保障部门。下设运转车间,负责运输机车与司乘人员调配,机车保养小修指挥;水电领工区,
保障全线生产用水、用电;嫩江车辆交接所,负责对国铁运用车进出嫩黑地方铁路的检查、交
接;检修车间负责机车保养、检修、临修、架修;星火列检,负责运输车辆检查、客车检车与
维修,确保客货运输车辆正常运转;星火折返段公寓,为乘务员提供休息、就餐一条龙服务。
柏根里站位于嫩江县联兴乡境内,中心里程 40公里350米,上行与嫩江站相邻,以39公里
851米处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下行与座虎滩站为邻,以40公里945.8米处上行进站信号机为界。
车站等级为四等中间站,性质为客货运站。站内设到发线2条,货物线1条,平均货运量0.71万
吨。旅客平均发送量0.88万人次。站内设有水塔、水鹤,机车在本站可以上水、清灰。
座虎滩站位于座虎滩乡境内,中心里程78公里410米,上行与柏根里站相邻,以77公里780
米处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下行与霍龙门站为邻,以 78公里899.7米处上行进站信号机为界。
车站等级为四等中间站,性质为客货运站。站内设到发线2条、货物线1条,平均货运量0.84万
吨,旅客发送量0.096万人次。在柏根里与座虎滩站区间66公里处,设有岔线1条。
霍龙门站位于霍龙门乡境内,中心里程101公里99米,上行与座虎滩站为邻,以101公里562
米处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下行与依克特车站为邻,以101公里626米处上行进站信号机为界。
车站等级为四等中间站,性质为客货运站。站内设到发线 2条、货物线1条,平均货运量0.779
万吨,旅客发送量0.49万人次。站内设有水塔、水鹤,可为机车上水,清灰。霍龙门与依克特
站区间108公里处设岔线1条。
依克特站位于霍龙门乡境内,中心里程 118公里780米,上行与霍龙门站相邻,以118公里
203.37米处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下行与星火乡站为邻,以 119公里366.47米处上行进站信号
机为界。车站等级为四等中间站,性质为客货运站。设到发线2条、货物线1条。年均货运量0.15
万吨。
星火乡站位于多宝山镇境内,中心里程 149公里981米,上行与依克特站相邻,以149公里
420米处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下行与黑宝山站为邻,以150公里 596.1米处上行进站信号机为
界。车站等级为三等编组站,性质为客货运站。设到发线3条,编组线1条,货物线 1条,站修
线2条,安全线1条,专用线2条,段管线7条。平均货运量5.62万吨,旅客发送量0.13万人次。
站内设有水塔、水鹤,机车可以在此站上水、清灰。
黑宝山站位于黑宝山镇境内,中心里程155公里 140米,上行与星火乡站相邻,以154公里
503米处下行进站信号机为界。车站等级为四等站,性质为客货运站,设到发线 2条,货物线1
条,调车线1条。平均货运量71万吨,旅客发送量 0.82万人次。黑宝山矿区设有煤专线、油专
线各1条。
(二)行车调度指挥
分局调度所是运输生产的调度指挥部。根据各车站的货物运输请车计划,每天 6点、16点
向嫩江站报请与核对承认车计划,对管内按照国家法令、行车规定与技术规定,视承认车数量、
天气情况和运行图,合理使用机车、车辆,组织车流、调度指挥行车,完成运输任务;对外,
衔接好与国铁之间的联劳协作关系,及时预报(确报)重车到达嫩江站的车数方向,以便压缩机
车与车辆周转时间、及时交接挂运。每天及时核对三、四小时阶段计划,及时调整不能兑现的
计划;车列到达嫩江后,督促车辆交接所和国铁列检做好重车的检查交接工作;督促货物交接
所与国铁搞好重车货票分离、传递、列车编组顺序表的传递,交待好货物装载情况,从而保证
重车正点挂运。
(三)货物运输
货物运输业务,经历了管内自备车封闭式运输起步阶段和开放式运输两个阶段。综观分局
货运形势,受路矿开发不同步影响,加上市场需求的制约,货源少于运能,货运量一直处于吃
不饱的状态。10年平均货运量为79万吨,仅占运能的46%。
从1988年11月31日临运至1989年 8月31日正式运营,采取换票运输办法,货运的局限性较
大,制约了货运量。省政府生产调度局,为协调黑宝山矿区煤炭生产与运销间的关系,1989年
3 月23日组织省运输领导部门、哈尔滨铁路局煤炭管理局、省燃料公司等部门人员赴嫩江地方
铁路分局检查指导工作。哈尔滨铁路局经过研究决定,给嫩江地方铁路分局一部分运用车试用。
7 月24日,第一列运用车开进嫩黑线投入使用;齐齐哈尔铁路分局也同意地方铁路的自备车进
入齐齐哈尔、富裕、拉哈、讷河、双山、富拉尔基、新华屯、喇嘛甸等站,从而,打开了嫩黑
地方铁路封闭运输的大门,拓宽了货物运输通道。1989年的货运量达到了 36.56万吨。1989年
下半年,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与哈尔滨铁路局的有关人员,多次对嫩黑线直通运输的可能性进行
了详实的考查,经过论证和协商,取得了铁道部运输局的认可,1990年 6月30日铁道部运输局
下发了运条(90)35号“关于嫩黑线与全路营业线开办货物直通运输的通知”。从此,东北边陲
的嫩黑地方铁路,可以充分满足货主的要求,与国铁运输营业线办理直通物运业务。嫩黑线的
声誉也随之提高,货物运量日益增加。1990年货运量达到42.78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4.4%,1990
~1994年,平均年货运量47.92万吨,是1989年货运量的 13%,1995~1999年平均货运量103万
吨,是1989年货运量的2.8倍。
货运品类,由临运时的单一煤炭运输,发展到木材、矿建材料、石油化工材料、粮食及其
他诸多品类运输。其中:累计运输煤炭695万吨,占货运量87.8%;木材51.7万立方米,占货运
量6.5%;矿建材料16.7万吨,占货运量2.1%;非金属矿石9.2万吨,占货运量1.2%;金属矿石6.24
万吨,占货运量0.8%;粮食4.3万吨,占货运量0.5%;其他品类8.2万吨,约占运量的1%。
1989~2000年嫩江地铁分局货运量一览表
表3—5 单位:万吨
(四)旅客运输
嫩黑线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147.2万人次。
由于公共汽车、个体户的大中小客车直通沿线乡镇村,地铁旅客发送量逐年下降,1999年,
仅发送旅客3.2万人次,仅占运能的35.6%。
三、管 理
为了提高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强化了管理,1998年,嫩江地铁分局采取了“模拟市场,
主体承包”管理工作,收到较好效果。
(一)安全管理
随着嫩黑地方铁路的开通,把安全管理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常抓不懈。分局取得了
1 506天无行车重大事故、无路外责任伤亡的成果。
分局1988年11月组建了安全监察室,履行安全教育与监察、事故救援与处理等专项工作职
能。
安监工作初见成效。在管内,从生产科段到车间与班组,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网络,配
备 111名安全员;在路外,与经济吸引区的沿线乡镇村,建立安全公约,建起了路社保证行车
安全联防网络和制度;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监理规程》、《铁路
行车组织规则》、《岗位技能规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系统地开展了职工
教育活动。车务、机辆、工电各系统举办职工培训班142期,培训1 948人次。分局强化安全管
理,制定了《车站行车工作规则》、《段管理细则》及《嫩江地方铁路分局安全管理办法》。
推行班组间、岗位工序间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自控、互控、他控”网络制与安全管理
逐级负责制。
(二)经营承包管理
1991年,实行经营承包管理。1999年,推行资产经营管理。省局与分局每年在货源调查与
测算的基础上,签定承包合同。承包经营企业效益明显提高。1995年,实现了扭亏为盈,走出
了经济低谷。职工干部积极投身节支、挖潜、革新活动。1996年,机务、车务、安监多部门密
切配合,用当地产的长焰煤代替原煤作机煤换烧试验,换烧取得成功。仅1997年为企业节省资
金80多万元。运输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分局《行车作业时间标准》精确核定行车与作业时间,
建立建全监督网络,密切与嫩江站的联劳协作,使列车正点率达到 90%以上,1998年,运用车
周转时间比1997年减少2.4小时,节支5万余元,机车周转时间下降到24小时,直接降低了运输
成本。增强企业活力。职工的敬业精神和优良服务,塑造了企业形象,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企
业的辐射力日益增强。
(三)劳动人事管理
1998年以前,分局的劳动人事管理工作,依据劳动人事法规、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根据企
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组建了机构。面向社会招考择优录取员工,从国铁企业选调聘用了专业
技术骨干,从地方选调了急需的后勤保障人员。遵循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
持“四化”方针,选拔配备了企业需要的干部。
1999年起,按照《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转换经营机制改革方案》(简称DT99方案),分局人
事科具体履行分局的劳动人事管理工作职能。劳动工资管理,省局对分局实行工资总额总量控
制、工效挂钩、风险抵押制。干部管理,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
策,建立适应机制转换与省局法人实体需要的干部分层次管理制度。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专业
技术职称资格评审,由人事处统一安排;政工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由省局政工处负责安排。
档案管理,按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管理。
(四)财务管理
依据《会计法》、《企业法》以及《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财务管理中心管理办法》,实行
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
1998年以前,分局是企业独立法人,财务管理工作,在省局计财处指导下,由分局财务科
履行财务管理职能。DT99方案实施以后,取消分局独立法人资格,界定了省地方铁路局是企业
法人实体,拥有法人产权,对企业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取得效益的权力,承担国有资
产保值增值责任,是全局重大决策中心,对直属生产经营单位具有直接领导和管理权力。分局
是省局授权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和市场主体,承担省局下达的生产经营指标和
资产经营责任,享有资产使用权;非经营性资产折旧的支配权;运输组织、安全生产的指挥权,
财务收支、内部人员调配、职工的收入分配形式的决定权及所属多经企业的管理权。负责设备
维修、债务清估,市场开发依法经营的责任。
1999年,省局成立了财务管理中心,省地方铁路局委派总会计师负责管理财务与收支工作,
对省局所属的生产经营单位完成生产经营指标,资产经营目标负有管理与指导服务的责任,对
省局的资产权益负责。黑龙江省地方铁路财务2000年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到较好效果。
(五)固定资产管理
分局1999年制定了《资产经营实施细则》,既有效的促进了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出物尽其用
的功能,又有效的防止了资产的流失。
《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财务管理中心管理细则》将固定资产界定为: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等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办法是在一般情况下,在用的固定资产,按照其技术使用年限,从在用
之日起,每年以账面原价3.5%计提。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是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求量,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加强固定资产技术
管理,使用单位应该正确记载技术履历薄和设备台账,严格实行技术管理和检修规程,结合春、
秋检,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做到及时保养、维修和大修,切实保证固定资产的完好率;
对固定资产购置(建筑)、调拨、变卖、启用、报废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
盘点,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按照嫩江分局《资产经营实施细则》兑现奖惩。
(六)物资采供管理
分局的物资采供工作,1996年以前,由物资科负责,1996年 4月,从方便生产出发,实行
专业对口采供,即由各生产科段材料室负责采供。1999年 5月,省局成立物资采供中心,负责
采供全局所需的设备、大宗物资(有20类名称目录)。分局成立了物资采购供应站,负责采供省
局物资采供中心界定采供目录以外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