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环境卫生 一、环卫机构
1997年,嫩江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由嫩江镇政府转交县建设局管理。有在职职工 100人。由
于城镇硬化路面不断增加,1997年开始,每年雇用临时工80人。管理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部
分主要硬化路面的清扫和保洁;垃圾、冰雪的清运和掩埋;脏水、井脏水的吸排;公共厕所的
保洁、清掏和维修,还有临街门市房卫生费的收缴和卫生管理等。主要设备有自铲车 1台,翻
斗车4台,自背车2辆,自背斗134个,推土机1台,四轮拖拉机13台,吸排车2台。
二、道路的清扫和保洁
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清扫和保洁的主要路(街)有嫩兴路、军民路、锦绣路、富民路、
繁华路、单行路、墨尔根大街、站前大街、庆丰大街、福民大街、育才大街等6路5街,总长2.6
万米,面积为30万平方米。清扫保洁形式,采取晨清扫日保洁、重点定时的方法。
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处清扫保洁范围情况
表5—7
三、垃圾清运
由于市场繁荣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垃圾逐年增多,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养殖户、
屠宰户、种植产的生产垃圾及冬天的冰雪垃圾等,城镇每人日产生的垃圾在 2.5公斤左右,大
于全国的平均数。城镇日产垃圾260吨,年均93 600吨。
从1989年起,城镇设露天垃圾池和垃圾铁箱500个。1994年,县财政出资853.4万元。购置
134个自背斗,放置在各主要街路,由2台自背车,巡回进行清运。
镇内清出的垃圾,运至县城南一砖厂的废土坑内,由于资金等原因,除进行掩埋外,没有
按要求进行其他处理。
四、公厕卫生
1994~2000年,城镇共建公厕 42座,全部是普通旱厕,面积为672平方米。由环卫处管理
26座,其中,有7座是临街对外收费水冲式厕所。其他16座厕所由附近街道居委会自行管理。
城镇、机关、学校建造的砖瓦和水泥结构的厕所300多座,由各单位自行管理。
城镇公厕数量少,覆盖面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待逐步解决。
公厕、各单位厕所的清掏,环卫处尚无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