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 一、新版人民币与流通纪念币发行
从1987年 4月起,县内发行流通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币,先后发行面值为:伍拾圆、伍角、
壹佰圆、贰圆、贰角、拾圆、伍圆、壹角和壹圆券共9种。1992年8月,发行1990年版第四套人
民币,面值为:壹佰圆、伍拾圆、贰圆和壹圆券共4种。1992年6月发行1991年版流通金属币,
面值为:壹圆、伍角、壹角三种。1999年10月起,发行第五套人民币,面值为:壹佰圆、贰拾
圆纸币和壹圆、壹角的金属币。
中国人民银行依据其货币发行权,为纪念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从1979年起,发行了金银
纪念币;1984年起又发行了流通纪念币。
1986~2000年间,县内共发行流通纪念币20套26枚。由于发行数量少,城乡居民争相兑换,
多为珍藏,市面不见流通。
1986~2000年流通纪念币发行情况表
表6—1
二、现金管理
1986年,金融体制改革后,人民银行由经营型转变为管理型,不再办理存取款业务。现金
管理的具体业务一律委托各专业银行办理。1986~1987年,金融机构为竞揽存款,普遍放松了
现金管理,企业为套取现金而多头开户,现金管理呈松散状态。1988年10月 1日,国务院颁布
的《现金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现金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行,使商品经济条件
下的现金管理有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县内各专业银行根据《条例》的规定,完善内部管理办法,
行使对现金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大外勤现金管理检查力度,并对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核定限
额,超过限额的库存现金必须存人开户银行。开户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
算,严格控制现金交易。开展现金管理检查7 000多户次,查处各类问题600多个。1995年以来,
推行“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强化结算服务,堵住不合理现金支出。通过控制大额现金体
外循环,促进了货币回笼,增加了存款,同时也成为制约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强化银行信用创
造功能的有效手段。
三、发行库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嫩江县货币发行分支库设立以来,积极办理货币发行业务。货币投
放量最多的是1998年,投放137 078万元,是1985年净投放的 33倍;回笼28 100万元,是1985
年回笼数的3.4倍。
1986~2000年现金投放回笼情况表
表6—2 单位:万元
四、反假币
反假人民币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关系到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1988年以来,各金融部门都把反假币纳入重要日程,与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积极
开展反假币工作。1997年,县人民银行协助九三农垦局公安局破获一起 8万元的假币案。为了
加大反假币力度,从1988年开始,每年 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反假人民币活动日,利用宣传单、
宣传车、黑板报、横幅、标语、咨询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反假人民币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识别
能力,减少了假人民币在县内的流通。2000年末,共追回假币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