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油供应 1986~1990年,城镇居民及各乡(镇)、场、矿非农业人口的粮油仍由国营粮店供应,保持
统销时期的供应办法,并按工种和年龄(儿童、成年人)确定供应标准,执行统一的统销价格。
其他行业用粮逐步由平价供应改为议价供应,1990年,供应粮油销量为11 768吨。
1991~1992年,粮食购销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粮油价格调整,销售全面放开。1993年,
停止使用粮油票证,至此,城镇统销、购销价格倒挂终止。把供粮企业推向市场,官商独家经
营粮油的格局被打破,非国有议价粮油商店纷纷开办,粮油价格随行就市,品种多样化,居民
可随时到市场任意选购粮油,多数不再到国营粮店购买,使粮油供应企业陷入了经营市场化的
艰难时期,1993年,全县供应粮油仅销售 949吨。1997年末,为减轻粮油供应企业的经济负担,
加强优化组合,将粮管处下属的7个粮店(城镇6个、铜矿1个)中的3个粮店的人员和资产分别划
归到3个粮库(三粮店划归嫩江粮库、四粮店划归前卫粮库、五粮店划归双山粮库)。
1997年,为了进一步做好军粮供应工作,解决粮管处的生存问题,县粮食局把军粮供应业
务从嫩江粮库划出,归由粮管处经营。通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受到部队官兵
好评,军需粮油供应量不断增加,1999年,军粮供应达到 1 302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是年,
经省军粮办验收,正式挂牌命名为嫩江县军粮供应站,实行单独核算,但仍与粮管处合属办公,
实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00年,由于国家再次下调了军粮补贴差价,军粮供应站的生存再次陷入危机。
1986~2000年,全县共销售供应粮94 012吨,食油8 442吨。
1986~2000年供应粮油销售情况表
表7—9 单位: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