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场管理 一、销售
1986年,部队农副业基地油料供应由县石油公司析出后,县石油公司年销量大幅度下降,
加之国家分配计划逐年下调,县石油公司在计划供应的基础上对用户实行了批量供给。为了满
足市场需求,缓解供需矛盾,采取了自采路运的措施,年销量还是由原来的3万多吨锐减至2万
吨。
1991年,国家对石油成品油实行“保量不保价”的价格放开政策,一度造成用户对石油价
格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负和市场滞销。四季度,国家对石油成品油又实行从价格到市场的全面放
开,从根本上打破了过去石油专营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1993年,47个驻嫩军办农场与县石油
公司脱离石油成品油供需关系。
1998年,国家对石化生产、成品油销售实行集团化管理,县石油公司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公司,转为中直企业,县石油公司除纳税外,与地方政府彻底脱钩。次年,石油成品油销
售实行“资源统一配置、价格统一结算、运输统一调配”。
1986~2000年石油公司石油供应统计表
表7—18 单位:吨
二、市场整顿
1994年,根据国发[1994]21号文件,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市场整顿工作。县政府成
立嫩江县石油市场整顿办公室,由县经委、石油公司、消防、技术监督局、税务局、公安局、
工商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当年,对全县32个各类加油站进行三次全面检查,取缔了不合格站点
5个,停业整顿2个,使全县石油市场整顿工作初见成效。
1995年,县政府签发了嫩江县石油市场整顿若干规定,召开了全县用油大户、各类加油站
负责人、县石油市场整顿办公室成员单位领导参加的石油市场整顿工作会议,为县石油公司签
发了石油市场管理整顿执罚证,同时批准成立了石油公司公安执勤室,使石油公司具备了对县
城内石油市场进行独立管理和执罚的权利。
1996年初,县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的布告,市场整顿办公
室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从经营资格、营销环境、设备技术状态、油品质量、计量手段、安全设
施、经营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取缔查封了不合规定和要求的各类加油站14个。
县石油公司在加大石油市场整顿力度的同时,多方努力,积极筹措资金,扩大石油市场占
有份额,1995年以来,共投资近 200万元,先后以租、买、建等方式新增了塔溪、沐河、新胜、
联兴、伊拉哈、古城、墨尔根、城西、临江等加油站。至此,石油公司的 1库14站遍布城乡内
外,形成了供应网络。
三、利税
1986~1994年,石油公司的经营利润和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额不能保持平稳,特别是1991~
1994年由于受到保量不保价及从价格市场全面开放政策的影响,成品油年销售 1万多吨,经营
利润大幅度逐年下降,至1994年亏损46万元,使企业负债累累陷入低谷。1995年,更换法定代
表人,采取了筹资金、促购销、建网点、整顿市场、抓管理等得力措施,当年扭亏为盈,盈利
40万元。1998~2000年,由于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导致许多行业和经济贸易的萧条,社会购买
力特别是农村购买力急剧下降。加之石油成品油在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油价并轨,几次连
续上调价格,使消费者特别是农民的心理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使成品油
销售呈艰难状态。加之石油销售企业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实行价格统一结
算后,作为末端销售企业的县级公司,经营毛利降至仅200多元/吨,导致企业经营利润明显下
降。
1996~2000年石油公司利税统计表
表7—19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