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统计调查 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一)第四次人口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决定,县政府于1990年 2月14日召开了全县第
四次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建了县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人口普查
办公室,县属各乡(镇)政府和农垦系统各农场分别组建了人口普查办公室,共抽调两级普查办
工作人员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逾 3 000人。制发了人口普查实施方案,划分了普查区和调查
小区,培训普查工作人员,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完成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同年 5
月5~1O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单位3个,以5月8日。时为标准时间,入户普查登记填表,
登记后进行讲评、改错并抽取 10%户的样表重新登记,抽样结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
准,通过试点取得了普查登记的实践经验。试点后,全面开展普查登记前的调查摸底工作,重
点摸清人户分离、流动人口、超生婴儿不申报户口、半年出生、死亡人口等底数,为确保普查
不重、不漏、不错奠定了基础。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1990年 7月1日0时,从这一时
间开始,全体普查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普查登记,对人口分布、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
职业行业、婚姻、生育、家庭、在校学生、死亡人口等逐项登记填表,并通过质量控制网络进
行抽查、复查和补漏,至 7月10日完成普查登记工作。此后,进行了手工汇总、资料编码、微
机录入、机器汇总等工作,形成了系统、详细、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同年12月,形成了
《嫩江县第四次人口普查报告书》,经上级复查,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并获上级好评。普查结束
时,县政府、临江乡政府、墨尔根乡政府、大西江农场、荣军农场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涌现
出国家级先进个人4人、省级先进个人22人。
(二)首次第三产业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首次第三产业普查的决定,嫩江县于1993~1994年进行了首次
第三产业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是县计划口径所有从事第三产业的单位、团体和个体经营户,
覆盖以下产业和行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
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
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
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普查的内容包括反映第三产业机构和人员的指标、反映第三
产业经营活动情况的指标、反映第三产业实物资产情况的指标。普查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1年
和1992年。普查的方法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通过填报调查表进行全面普查,个体经济采用
抽样调查方法。县政府设立了第三产业普查协调小组和普查办公室,县属乡、镇政府和县直部
门设立普查机构,主持普查工作和普查数据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全县统一制发
了第三产业普查实施方案。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1993年8~9月为准备阶段,组建普查工
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1993年10~12月为摸底调查阶段,摸清普
查对象个数,对普查单位和抽样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登记,并对调查登记的质量进行复查;1994
年 1~12月为普查资料的汇总、整理、上报阶段,进行数据处理上报、资料分析应用、形成普
查工作总结、编印普查资料等工作。普查中严格质量控制,确保了普查对象不重不漏、调查数
据准确无误和录入汇总无差错,普查成果经上级验收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新胜乡被评为
国家级先进单位,县普查办、统计局、卫生局、工商局、林业局、财政局、商业局、计委、农
业局、交通局、文化局、政府办、公费医疗办、科洛乡、前进乡、伊拉哈镇、墨尔根乡被评为
省级先进单位,涌现出国家级先进个人2人、省级先进个人35人。
第三产业普查主要数据表
表8—5
(三)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
为进一步摸清全国人口总量、地区分布、基本结构、居住环境等变化情况,国务院决定1995
年如期进行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嫩江县为抽中调查县,被抽中的调查单位有:嫩江镇所辖7
个街道的7个居民组、双山镇镇直及3个行政村、麦海乡5个行政村、科洛乡2个行政村、临江乡
3个行政村、跃进农场场直及2个生产队、嫩北农场场直及2个生产队、嫩江农场场直及2个生产
队。共划分36个调查小区,调查人口12 921人,约占全国此次抽查总人口的1%。此次调查的项
目有:人记录22项、户记录14项、死亡人口记录 7项,总计43项。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全县
人口抽样调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1995年3月9月为准备阶段,县政府建立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
公室,被抽中的乡、镇、农场亦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抽样调查实施方案,共抽调抽样调
查办公室人员48人、调查员36人、调查指导员 9人,完成划分调查小区、进行宣传发动、培训
专职人员、开展调查试点、做好物资准备等项工作;1995年10月为调查登记阶段,调查登记标
准时间为1995年10月1日0时,人户调查登记从10月 1日开始至10日完成,调查登记后立即进行
复查,并由县级抽样调查办公室验收,通过验收后立即进行主要数据快速汇总并逐级上报;1995
年11月至1996年10月为数据处理和总结工作阶段,先后完成编码、微机录入、汇总数据、质量
评估、工作总结、表彰先进等项工作。由于全县在抽样调查全过程认真执行国家规定和严格控
制质量,确保了调查数据的准确可靠,得到上级的肯定。县抽样调查办公室被评为国家级先进
单位,跃进农场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涌现出国家级先进个人1人、省级先进个人3人。
(四)第三次工业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决定,嫩江县于1995~1997年进行了第三次工
业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囊括了县计划口径所有的国有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乡村工业企
业和个体私营工业;普查的内容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劳动情况、工业产品产销存
总值、工业产品产销存数量、附属工业单位生产情况、工业企业原料能耗情况、能源加工转换、
工业科技活动、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主要工业生产设备情况、主要
工业生产设备技术状况、主要工业产品质量、主要工业产品销售收支情况、工业企业部分合资
情况等16项;普查的方法是:规模以上工业直接发表调查,规模以下工业发简易卡片调查。县
政府建立了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建立了普查机构,主
持普查工作和普查数据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全县制定了统一的普查实施方案。
普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995年 1~12月为准备阶段,在建立普查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的
基础上,做好清查企业调查对象、整顿原始记录和台帐、核查主要调查项目等普查填报前的准
备工作;1996年1~5月为普查资料的填报、审核、上报阶段,完成普查的实质性工作;1996年
6~12 月为普查资料的汇总分析和成果发布阶段,进行普查数据汇总、质量评估、资料分析、
成果发布、资料汇编印发等工作;1997年1~3月为普查的总结阶段,对此次普查进行全面总结,
表彰先进,县工业普查办公室、多宝山镇、建材工业局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涌现出国家级先
进个人2人、省级先进个人5人。
工业普查主要数据表
表8—6
续表
(五)第一次农业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决定,嫩江县于1996~1998年进行了第一次农
业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限定在县属乡镇、村屯、农业企业和其他农业兼营单位,县境内的农
垦系统、部队农副业生产单位自行普查。普查的内容包括农业用地、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种植
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技术应用、生产用房、农村社区、农民家庭、集贸市场等38项、500
多个指标。普查的标准时点统一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时间跨度为1996年1月1日
至12月31日。普查的方法是,由普查员深入到生产单位和农产进行现场调查登记填表,而后汇
总上报。县、乡两级均分别建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持普查工作和普查数据的收
集、审核、汇总、上报工作,全县共抽调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157人、普查员1 588人、普查指
导员260人。普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996年6~12月为准备阶段,组建机构,抽调人员,
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宣传发动,组织业务培训和普查试点,完成地址编码,搞好调查摸底;1997
年1~7月为调查登记、手工汇总、资料编码阶段,完成调查登记、登记复查、质量抽查、手工
汇总、资料编码、资料分析应用等项工作;1997年 8月至1998年12月为机器汇总、整理上报、
总结工作阶段,完成普查数据机器汇总、整理上报、表彰奖励、全面总结等项工作。此次普查
由于严格质量控制,确保了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普查数据准确可靠和资料汇总无差错,普查结
果经上级验收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县普查办公室、海江镇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单位,伊拉
哈镇、门鲁河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涌现出国家级先进个人2人、省级先进个人12人。
农业普查主要数据表
表8—7
(六)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决定,嫩江县于1996~1997年进行了第一
次基本单位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为:除农户、个体业户、农垦系统、铁路系统以外的所有法
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其中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
业等社会经济产业活动单位。普查的内容包括反映单位基本信息、主要属性、基本经济活动、
其他信息的20类指标,以反映各基本单位的基本状况。普查的标准时点统一为1996年12月31日,
黑龙江省将普查和登记时点提前到10月 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年度为1996年;普查的方法是:
先行摸清单位底数,而后对调查对象直接发表调查。县政府建立了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和普
查办公室,县属乡、镇、各系统主管部门均建立了相应的普查机构,主持普查工作和普查数据
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工作。普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996年5~9月为准备阶段,组
建机构,抽调人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发动,开展业务培训,组织调查摸底;1996年10
~12月为普查登记阶段,全面开展普查登记、审核、查询、订正、录入、汇总、抽查验收、成
果上报等项工作;1997年1~5月为资料开发阶段,建立县级基本单位名录库,对普查质量进行
评估,开展资料分析,编辑出版普查资料,进行工作总结和褒奖先进。由于严格质量控制,此
次普查经上级验收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受到上级好评。县普查办公室被评为国家级先进
单位,工商局、交通局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涌现出国家级先进个人2人、省级先进个人8人。
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表
表8—8 单位:个
(七)第五次人口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决定,嫩江县自1999年 6月起组织第五次人口
普查,于2000年底完成普查登记和快速汇总,形成初步成果。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具有普查项
目增多(按户调查23项指标、按人调查26项指标,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28项)、首次应用短表
长表技术(短表用于普查,长表用于抽样调查,既可以获得更多的成果又有可能减少投入)、增
设《暂住人口调查表》(有利于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状况和防止流动人口漏报)、首次实现光电录
入(采用先进信息处理技术,提高精度,降低成本)等新特点。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于1999年
6 月进入第五次人口普查准备阶段。县级、乡镇农场级均设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共组建两级普查办33个。配备工作人员 218名,组建村级普查小组500个,划定普查区500个、
调查小区1 585个,抽调普查指导员622名、普查员 1 865名,制定了人口普查工作实施规划、
宣传工作实施规划;召开人口普查工作会议;组织县级、乡级普查试点和业务培训;进行户口
整顿,编制地址、行业、职业三套代码;绘制人口普查地图,进行广泛宣传及全面发动,做好
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在普查摸底期间,采取了全面清查普查区及调查小区、清理“两员”队伍
并紧急再培训、补充户口整顿数据、真正掌握人口三个总量等紧急措施,以保证普查登记的质
量。2000年11月进入普查登记阶段,普查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范围为全
县行政区域内除部队在编人员以外的全部人口,还包括隶属于省农垦九三分局红五月农场 (位
于讷河市境内) 全部人口;历经普查人员人户普查登记、登记后复查、逐级质量验收、事后质
量抽查等项工作并得到确认后,调查小区、普查区、乡级普查办对普查主要数据进行手工汇总,
上报县政府后完成快速汇总,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市级验收。
二、社会经济调查
(一)经常性调查
根据统计方法改革的要求和上级政府的决定,嫩江县于1989年 3月始设县级农村社会经济
调查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隶属于县统计局的事业单位,分别承担城乡经常性统计调查任
务;农调队定编5人,城调队定编 7人(2000年增至10人)。2000年7月,新设省统计局嫩江社会
经济调查队,为省统计局直属统计调查机构,承担省下达的调查任务;省核定总编制为 7人,
首批下达编制4人,实配2人。
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组建之初,就采用抽样方法,抽取伊拉哈镇三星村和新化村、海江
镇中心村和长华村、新胜乡新胜村和永久村、联兴乡联兴村和哈什太村、座虎滩乡泥鳅村和新
兴村每村10户农户,计5个乡镇10个村100户农户,对其基本情况、总收入、纯收入、总支出、
粮食收入、现金收入、出售产品、购买生活资料、购买生产资料等项进行连续调查。调查方法
是:由抽中的 100户农户分别填写农村住户现金收支登记帐、实物登记帐和有关调查表,定期
如实向调查队提供。调查队每季汇总上报农村住户调查季报,年终汇总上报农村住户调查年报。
全县还在抽中的 100户农户中选取20户,每年年末进行一次性的农产品成本问卷调查蝉独汇总
上报。1995年,增加农村劳动力调查项目,对原抽中的 100户农户劳动力状况及转移情况进行
调查,单独汇总上报。1998年,增加农民负担调查项目,对原抽中的10个村进行农民负担调查,
单独汇总上报。1999年,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查和农户畜牧业生产情况调查项目,分
别对原抽中的100户农户进行调查并单独汇总上报。
县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组建之初,对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及零售物价指数、农民生活费
用价格指数及生产资料价格进行连续调查,调查方法是主要从基层单位取得调查数据,鲜菜价
格通过市场调查取得数据,每月上报一次。1990年,一度增加全社会综合平均价格及国营商业
综合平均价格调查项目,按月上报,翌年停止调查。1994年,改为零售价格类指数调查、农业
生产资料类价格指数调查、消费价格指数调查;采用基层单位提供数据与通过市场调查取得数
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伴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转向以市场
调查为主,副食品价格每月逢5逢10之日由调查队到市场采价;仍需按月向上级报送调查数据。
1998年,增加每年一次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由县统计局自定,此举为全市首创;1998年开展
了百人市场问卷调查,1999年开展了百户居民生活水平问卷调查。1999年12月,试行居民家庭
问卷调查,原有自定的问卷调查停止进行,并自2000年 1月起转为经常性调查,抽取县城居民
100户 (东风、新华、铁东、繁荣、兴农每个街道各20户),由抽中的被调查户分别记台帐,内
容包括住户基本情况、收入、支出三个方面计 800个指标,由县城调队按月汇总上报,成为评
价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
省统计局嫩江社会经济调查队组建后,将农村住户收支情况调查列为经常性调查,抽中县
内海江镇长红村和沿江村、联兴乡东宁村和永兴村、伊拉哈镇黎明村、门鲁河乡喜鹊山村和金
沟村每村10户计70户,对其家庭基本情况、现金收支、实物收支、居住及社区发展情况进行跟
踪调查,每逢季末和年末向省统计局报送调查数据。
2000年,上级统计部门下达了财贸个体抽样调查任务,由县统计局财贸专业承担,为局机
关经常性统计调查之始。此项调查在县城个体工商户中抽取40户,调查 5项指标,每季末上报
一次调查数据。
(二)临时性调查
比较规范的临时性调查始于1993年,为达到农民人均收人数据的统一,县农调队与县农经
总站于1993年秋和1994年秋,各进行一次农民人均收入联合调查,取得了较为准确的调查数。
1995~1999年,县农调队每年春耕前都对农村备、春耕生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范围为农村经
常性调查抽中的 100户,通过调查取得农户备耕的有关数据,掌握农产春耕生产中的困难,及
时向上级党政领导反映,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1996年,统计局积极完成中国小城
镇抽样调查抽中的伊拉哈镇基本情况调查任务,取得并上报 197项调查数据;参与全国人口变
动情况抽样调查,完成嫩江镇临江街二委、长福乡丰收村、科洛乡双泉村、鹤山农场文明街计
1 227人的人口变动情况调查,取得并上报 32项调查数据;参与全国劳动力抽样调查,完成嫩
江镇临江街二委的劳动力调查任务,取得并上报21项调查数据。1998年,县统计局完成嫩江镇
新华街三委、塔溪乡德永村、伊拉哈镇五四村、临江乡庆华村计 1 133人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
取得并上报32项调查数据;县城调队开展粮食价格一次性抽样调查,抽取城镇消费者 100人、
个体经营者20人,采取走访方式进行调查,取得了有关数据。1999年,县统计局开展12项调查:
工业规模以下抽样调查(抽中 602户企业取得20项数据)、企业景气调查(抽中4户企业取得35项
数据)、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调查38个单位取得33项数据)、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抽中300
户取得38项数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抽中科洛乡合发村、新胜乡永久村、双山镇双山村、嫩
江镇东风街四委计 1 029人,取得28项数据)、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抽中嫩江镇东风街四委取
得21项数据)、房屋及土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 (抽中30个单位取得60项数据)、妇女儿童监测调
查(覆盖全县,取得1996~1998年的65项数据)、旅馆业抽样调查(抽中 6户企业取得10项数据)、
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调查法人单位908个、产业活动单位 662个,分别取得40项、34
项数据)、非农户生产经营单位调查 (覆盖县属乡村基本单位和个体单位,取得12项数据)。县
农调队开展2项调查:在抽中的100户常年调查户中,先后开展了二轮土地承包状况调查和农民
收入状况调查,掌握了基本情况,取得了有关数据,向上级领导机关反馈了调查结果;县城调
队开展了蔬菜价格一次性调查,抽中城镇消费者 100人、个体经营者20人,通过走访调查取得
有关数据,向上级领导机关反馈了调查结果。2000年,县统计局开展10项调查:规模以下工业
抽样调查(第一次抽中423户企业,第二次抽中410户企业,调查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2项
指标)、劳动力抽样调查(抽中98户286人调查21项指标)、妇女儿童监测调查(涉及5个部门,调
查指标57项)、妇女规划纲要调查(调查指标219项)、旅馆业抽样调查(抽中4户企业,调查指标
18项)、劳动工资抽样调查(抽中15个单位,调查指标19项)、农村住户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由乡、
村对农村住户1997、1998、1999年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和2000年产量预计进行调查,逐级汇总
上报,为省统计局驻各地的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展工作打基础)、农村三项调查(抽中15个行政村,
进行粮食产量、人均收入、灾情三项调查)、大豆实割实测调查(抽中12乡46村93个地块 465个
样本,经实割实测取得产量数据)、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摸底调查(调查 994户企业,摸清工业
总产值底数)。省统计局嫩江县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展 2项调查:小麦作物产量实割实测调查(抽
中 9乡15村77个地块770个样本,测得小麦实际产量)、大秋粮食作物产量实割实测调查(抽中9
乡15村77个地块770个样本,测得大豆、玉米、杂豆、马铃薯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