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财源建设
第六节 财源建设
1986~2000年,财政用于支农资金累计 3 912万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及水土保持补助
费522万元、支援农村信用合作生产组织资金1 622万元、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 200万元、
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87万元、农业发展专项资金344万元、农村水产补助费149万元、粮
食自给工程资金998万元。
1986~1998年,对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扩大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投放资金 3 474.7万
元,其中:省建行借款941.1万元、县建行借款1 215.7万元、县工行借款 900.3万元、省市县
财政借款417.6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列车电站发电机车大修199.9万元,毛纺厂变色线项目
扩大生产210万元,造纸厂危房改造100万元,麻纺厂麻袋车间扩建 707.8万元,农机修造厂厂
房改造200万元,小型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危房维修等2 057万元。
1986~1989年,新增产值 4 719.1万元,新增利润283.5万元,新增税金683.8万元。1990
~1999年,新增利税1 781.2万元。1990年以后,部分企业效益不好,关停、破产、下马。2000
年底,部分企业尚欠市、县财政借款25.3万元。
1986~1997年,县财政投放到商业企业的周转金597万元,其中:1986~1990年,投放137
万元;1991~1997年,投放 46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帮助商业企业扩建营业室、仓库、购置柜
台、锅炉设备、百货大楼装修安装扶梯、翻建兴嫩宾馆等。1990~1994年,百货大楼实现利税
9 774 万元。1990年,兴嫩宾馆竣工开始营业,扭转了原来亏损的局面,安置了服务行业的富
余人员,实现了社会效益。2000年末,商业企业尚有150万元周转金无力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