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职工技能开发
第五节 职工技能开发
一、就业前培训
就业前的培训工作由劳动就业局的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采取了“以培训
中心为龙头,以企业培训为骨干,以个体学徒为补充”的培训方法,使岗前培训工作有效地开
展起来。培训中心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先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秦皇岛银河电子培训学校联
合举办微机培训班,与哈尔滨动力区商学院举办厨师班等20多期,培训学员 1 000多人次,县
个体户雅婷美容美发中心免费为下岗职工举办培训班培训40人。嫩江谷丰油脂公司招用工人,
培训中心采取灵活安排,下班后培训,并在技工学校聘请了3名讲师,保证培训质量。
二、在职职工培训
1986~1990年,全县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比效好,各系统的在
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受到省表彰的有粮食系统的职
工夜校、交通系统的公路管理站,商业系统还搞过岗位练兵、技术比赛。
劳动部门对各系统的培训工作及时指导,工人技术考核委员会定期对各个工种的技术工人
进行考核定级,核发工人技术等级证。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健康发展。1990年后,县属小型企
业经济效益开时下滑,到1995年,部分企业开始破产,被迫“关、停、并、转”,职工的技术
培训工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企业放弃了对职工的技术培训。1995年,《劳动法》
颁布实施以后,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
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同时要求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
经过培训。劳动部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认识。
逐步开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公布了必须持证上岗的66个工种。对从业人员较多的美
容、美发、服装裁剪、汽车摩托车修理等个体私营企业,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统一组织培训和
考核。积极鼓励、指导社会力量办学。全县共有社会力量办学单位14家,包括美容美发、服装
裁剪、毛线手套编织、汽车修理等专业,培训学员 1 000余人。经考核由市、县核发职业资格
证书初级工840人,中级工240人,高级工68人。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审核认定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定点培训机构,拟定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