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宣传教育
第三节 宣传教育
一、社会亘传
1986~2000年,重点宣传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方针的决议》、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文件和历次中共中央全会精神以及六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把握发展、稳定基调,围绕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党内外群众进行了形势教育。
(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1991~1993年,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以形势、路线、政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
育活动,编印6讲专题教材,印发5 000册,下乡辅导121次,抽调1 900名干部组成工作队驻乡
镇指导工作。全县广播台站开办专题节目 1 600多次,播出稿件6 000余篇,办板、墙报4 225
块,刷写、张贴标语1万余幅,向群众宣讲5 450场次,直接受教育群众达40万人次。
(二)建城300周年宣传
1986年,全县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嫩江建城300周年庆祝活动,编印了建城300周年大事记;
开展评选建城 300周年10件大事活动;举办“国情、县情”、“知我嫩江、爱我家乡”等知识
竞赛;编印纪念建城 300周年专刊;征集建城以来历届领导、知名书画家和业余书画爱好者的
书法、美术作品90余幅;举办建城3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
(三)建党70周年宣传
199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县委组织安排了10余项活动,举办了庆“七·一”
书画摄影展和集邮展,展出了书画作品189件,邮品1 560枚;举办了全县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
产党员事迹展;举办了庆“七·一”文娱晚会;组织拍摄《先锋颂》党员教育专题片;召开全
县体育运动大会;开展 5首革命歌曲演唱比赛、党史知识竞赛、10家窗口单位文明服务比赛、
“爱在我心中”征文联播比赛;举办女党员事迹报告会、纪念“七·一”座谈会。
(四)毛泽东百年诞辰宣传
1993年,县委宣传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毛泽东百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从10月份起,
先后召开了老干部、劳动模范、优秀教师、老龄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思想研讨报告会,毛泽
东经济思想研讨报告会;举办了毛泽东生平事迹展览、大型书画展;举行大型纪念文艺晚会、
诗歌朗诵会;征集纪念理论文章70余篇,其中《论毛泽东无产阶级接班人思想》一文,在省纪
念毛泽东百年诞辰研讨会上交流,并被收入《怀念与研究》一书。
(五)经济宣传
1994年以来,围绕经济发展目标,推广12个企业贯彻《全民所有制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
制条例》的做法和经验;编印15个单位发展经济的典型材料;介绍32个单位发展经济的典型经
验;编印 2万册宣讲材料,宣传奔小康活动;组织15名宣传干部深入基层调查整理产业结构调
整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经验,辑印成册,下发全县;编印《嫩江画册》,向国内外宣传嫩
江的经济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组织宣讲团,宣讲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结合农村收税难、
清欠难,宣讲依法收税费,依法清欠,农民结合减轻负担,宣讲国家规定的税费征缴,通过有
的放矢地宣讲,收到了较好效果。
(六)爱国主义教育
自1986年以来,嫩江县辟建了嫩江烈士陵园、抗联老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
“爱祖国、爱家乡”系列活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庆祝建国50周年、举行县标落成典礼和
世纪龙门庆典。同时以青少年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四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全县共有10万
余名中小学生及企业青年职工参加,6 450名青少年受到表彰,其中,2人出席全国表彰会。县
委宣传部两次荣获全省组织特别奖。活动期间组织读书广播征文400篇,举办各级读书演讲6 200
多场,4万多名青少年参加了各类演讲活动。
(七)创建文明县城宣传
1996年,围绕“城镇建设管理年”活动,制定了《关于提高公民素质、创建文明县城工作
意见》、《市民公约》、《文明公民手册》和《市民行为八不准》等规章制度。县电台播出稿
件300余篇,县电视台打出创建标语字幕3 500余条。组织召开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
在《黑河日报》、黑河电视台集中报道 6个单位的创建经验。在县城20家服务单位开展“春风
杯”优质服务竞赛。在县直机关开展“公仆杯”竞赛活动。农村开展创“十星级文明户”、
“十有文明行政村建设”、“文明乡镇”和“四反、三下乡、一提倡”( 反封建迷信、反邪教、
反赌博、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
活动。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 280户,送戏下乡近 300场次,送电影下乡2 000余场,送图书
下乡8 840册,发放科技资料2 200余份,组织20支医疗队为农民治病,送药下乡 120种,价值
3 500元。
二、理论教育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1992年开始,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以后,把邓小平理论和党章的学习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
掀起 5次规模较大的学习活动。学习中加强了理论研讨工作。县委书记田力范撰写的《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从嫩江实际出发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关于嫩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两篇
文章,分别在《黑龙江日报》和《奋斗》上刊登;县长亢稚林撰写的《关于用改革推进县域市
场经济建设》一文,在《黑河学刊》上刊登,并在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上交流,被收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其他有:《建国初期党的建设的回顾与思考》一文,
在《理论探讨》上刊登;《试述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一文,在《龙江党史》刊
登;《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在《黑河学刊》刊登;《八大以来的思
想路线》一文,在《中国党政干部学刊》刊登;县委宣传部张秀振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阶段性质辩析》、《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等文章,被山东大学收入工具书——《史学研究新视野》,并在黑河市
建国50周年理论科研成果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几年来,举办培训班20多期,培训科级以上干
部、科级后备干部、村级支部书记2 850人次。各基层组织举办培训班400多期,参加理论学习
的党员干部近 6万人次;发放《邓小平文选》、《邓小平理论简明读本》、《邓小平同志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学习读本》等理
论教材58 500多套;自编教材近30万字;举办理论考试15期,党章知识考试 3次,为基层上课
290次;举办理论学习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80余场。
(二)机关干部理论教育
1986~2000年,全县在职干部主要学习了《什么是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马克
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邓小平文选》、《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三基本》
等。建立健全了各级党委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县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县直机关党委
和乡镇党委每周集中学习半天,一般干部保证两个半天学习时间。全县 5 000多名干部全部参
加学习,每年98%以上干部参加当年理论考核。
三、党员教育
全县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基层党校,80% 以上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形成
了以乡镇基层党校为龙头,以学校教学点和村、厂党员活动室为依托,以党员活动日为基本形
式的“校、室、日”一体化党员教育网络。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基层党校的教育
形式越来越被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所喜爱。到1999年底,全县有基层党校26所,专兼职教师98
人,举办各类培训106期,培训党员、非党积极分子3 800多人。在全市基层党校评比中,中共
嫩江县委被中共黑龙江省委评为基层党校先进县,前进镇等 8个乡镇和企事业业余党校被市委
评为先进基层党校,7 人被市委评为基层党校优秀学员。至2000年,全县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普
遍得到加强,有基层党校32所,活动室、点650个。